[发明专利]一种翼尖噪声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3530.3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欣;王强;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23/00 | 分类号: | B64C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翼尖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飞行器机翼或者襟翼等升力面的翼端安装流动控制装置;
(2)在飞行器大迎角飞行及起飞或降落阶时,利用上述流动控制装置采用喷流方式改变或减弱由于升力面上下压差产生的翼端大尺度非定常涡结构;在巡航阶段,该流动控制装置不工作;所述的流动控制装置的喷口采用锯齿形结构,锯齿边线夹角为60~130度,锯齿齿高为2~5厘米,锯齿长0.4~0.6倍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锯齿形结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为狭长细缝隙结构,二为锯齿分布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分布的圆孔直径0.5mm~1.5mm,圆孔与圆孔间距为1~3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狭长细缝隙结构缝隙宽0.6mm~1.0mm,最前缝隙即喷口位置为距前缘位置为0.3~0.6倍弦长。
5.一种翼尖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飞行器机翼或者襟翼等升力面的翼端的翼套和翼套上的喷口;所述的翼套剖面几何形状为翼端局部翼型,喷口采用锯齿形结构,锯齿边线夹角为60~130度,锯齿齿高为2~5厘米,锯齿长0.4~0.6倍弦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口为狭长细缝隙结构或者圆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狭长细缝隙结构缝隙宽0.6mm~1.0mm,最前缝隙即喷口位置为距前缘位置为0.3~0.6倍弦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翼尖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直径0.5mm~1.5mm,圆孔与圆孔间距为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5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堵头自动放铝液机构
- 下一篇:具有相对设置锥型热流道的压铸加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