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93394.8 | 申请日: | 201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丽;武蒙蒙;刘振宇;刘沐鑫;李允梅;牛宏贤;杨勇;张玉贞;郭强;李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C3/08 | 分类号: | C10C3/08;C10C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改性沥青 方法 | ||
1.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至100℃范围内,用对煤液化重质产物和基质沥青均具有分散或溶解能力的有机溶剂和/或混合溶剂油,使煤液化重质产物和基质沥青混合,然后分离、回收溶剂,即可得到改性沥青,其中煤液化重质产物的添加量占改性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5-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液化重质产物为煤油共处理过程产生的重质产物或煤加氢液化过程产生的重质产物,其中甲苯可溶物的含量为20-60%,甲苯不溶四氢呋喃可溶物含量为0-40%,甲苯不溶四氢呋喃不溶物的含量为10-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油共处理过程为煤与石油渣油,或煤与催化裂化油浆的共处理。煤加氢液化过程为煤直接液化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沥青为石油沥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烷烃类、杂环类、卤代烃类、芳香烃类或含氧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烃类有机溶剂是正己烷、环己烷或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环类有机溶剂是噻吩、四氢呋喃或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烃类有机溶剂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或溴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烃类有机溶剂是苯、甲苯或乙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有机溶剂是醇、醚、酮或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为如异丙醇,酮是丙酮或环己酮,酯是乙酸乙酯,醚是乙二醇一甲醚或乙二醇一乙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剂油是汽油、煤油、石油醚或溶剂石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液化重质产物与基质沥青的混合采用如下四种方式:
方式1、将煤液化重质产物和基质沥青同时在有机溶剂和/或混合溶剂油中混合;
方式2、将煤液化重质产物、基质沥青分别与有机溶剂和/或混合溶剂油混合后,再混合;
方式3、将煤液化重质产物与有机溶剂和/或混合溶剂油混合后,再与基质沥青混合;
方式4、将基质沥青与有机溶剂和/或混合溶剂油混合后,再与煤液化重质产物混合。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加入的溶剂与煤液化重质产物或基质沥青的重量比为:0.3-100∶1。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液化重质产物和基质沥青的混合过程中还需要加热时,采用水浴、油浴、沙浴或者直接加热的方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和回收溶剂采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或自然挥发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3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式垃圾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拉丝固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