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又生态的塔式立体车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3357.7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诗忠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生态 塔式 立体车库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式立体车库的高效存取又具备生态与抗震功能的技术,既将塔式立体车库存取车的效率明显提高,并增加车库的生态与抗震性能,从而明显提高了塔式立体车库存取车辆的效率和车库的生态水平与抗震能力,同时增加了绿色能源装置和洗车的污水净化与循环再利用系统的洗车房,实现塔式立体车库高效运行、又具备生态循环、抗震和绿色能源功能的工程技术。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暴胀,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与车辆日渐增多,其中私家车越来越多,导致存车难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尤其是中心商业区“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车库”问题已成为大中城市的热点问题。立体车库的兴建,不仅能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缓解目前城市中道路空间狭小的矛盾,还能缓解交通状况适应城市高节奏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尽量减少土地占用面积,能最大限度压缩面积的停车设施势必向空间发展,于是立体车库得以蓬勃发展。立体机械停车库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特性,充分利用空间,在有限的场地上,最大限度地停放车辆,是改善城市交通设施,缓解城市停车难的新途径。
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或车库操作简单、迅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维护量小,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简易的使用环境,这是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的基本特点。停车设备的一切运行状况,车辆停放的时间,车辆存放交费情况,车库库容量,车辆存放高、低峰情况等信息均可通过网络传送到智能化控制中心,通过智能化控制中心运算处理,对车库进行统一的管理、监控与PLC控制。立体车库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包含五个子系统: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自动存取车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自动道闸,监控安保系统。这些子系统均由中央控制室统一控制,可为客户规划停车库管理形式,发布车库库存容量,控制车流方案。
机械立体车库与传统的地下车库相比,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机械车库具有突出的节地优势。以往的地上停车场平均一辆车就要占据15平方米的面积,而地下车库由于要留出足够的行车通道,平均一辆车就要占据25-40平方米的面积,而如果采用双层机械车库,可使地面的使用率提高80%-90%,如果采用地上多层(21层)立体式车库的话,5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上可存放40辆车以上,这可以大大地节省土地,并节省土建开发成本。机械车库与地下车库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假如人在车库内或车停位置不准,由电子控制的整个设备便不会运转。机械立体车库从管理上可以做到彻底的人车分流。目前,世界上机械式立体车库主要的形式有: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垂直循环式、箱型水平循环式、圆形水平循环式,其中存车容量较大、而且平均每辆车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塔式立体车库。塔式立体车库一般高度较高(H>20米)。
塔式立体车库类似于电梯的工作原理,在升降机的两侧布置车位,依靠横向移动载车板将车辆移动到两侧的库位。但是,即便是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塔式立体车库都有明显的缺陷。现有塔式立体车库曳引系统的速度大约在2米/秒,这与当今世界高速电梯1080米/分钟(即18米/秒)的速度相差甚远;其次,现有塔式立体车库都是使用单层桥厢架;再者,现有车库一般每次运送一辆桥车的时间为:存取车平均等待时间≤35秒,置车板上升时间≤25秒,下降时间≤20秒,横移时间≤12秒,总共需要92秒=1.5分钟。在实际使用中遇到多辆车要进出时,势必让人久等,故而往往不受用户欢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存取慢、效率低,甚至出现有人宁可找一个远处的停车场,也不愿意进入需要如此久等的塔式立体车库。由此导致许多已设置的塔式立体车库空置率高,都是因其效率低下让人久所致。显然,车库的存取效率直接关系到客户认可程度。
如何提高立体车库的存取效率?这是我们需要致力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
另外,现有的塔式立体车库均没有洗车和污水净化循环再利用功能应该具备;抗震已成为当今高层建筑的必须功能,一旦发生较大的地震时,这些高耸入云的塔式立体车库若没有抗震功能,将会出现十分危险的倒塌事故。近20多年来,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0)资助和外籍華人与台湾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现代地震隔震技术已在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普及推廣,并且在近十多年发生的大地震中凸显出很好的抗震作用,大大降低了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我国已研制成功的“隔震装置”已能明显地将八级地震的损害程度降到五级以下。显然,尽快运用这项最新隔震科技成果,解决立体车库的抗震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当今科技已发展到只需有微风和阳光就可发电,则运用此类技术为塔式立体车库配置绿色能源确实势在必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诗忠,未经周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WO3-TiO2复合靶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