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3334.6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英;陈仁保;李勇;叶盛军;李东民;冯建松;汤蒙;刘丰忠;石琼林;杨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二氧化碳 吞吐 控水增油 方法 | ||
1.一种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采用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水平油井正常和非正常水淹,对低采出程度下的特高含水和非正常水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储层潜力;
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气体用量V:
V=π∮abH
式中:
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立方米)
a,b——处理半径,单位m(米);
H——生产井段,单位m(米);
∮——孔隙度
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其处理半径:
a-短轴,取油藏厚度的一半;
b-长轴,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
3)确定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为:m=ρv;
其中:
m为质量,单位t(吨);
ρ为密度,单位t/m3(吨/立方米);
v为体积,单位m3(立方米);
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
4)确定注入速度为3~5t/h,(吨/小时)并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步骤2)和3)确定的CO2量;
5)焖井反应,时间为15-30d(天);
6)开井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水平油井储层满足以下条件:
(1)油藏以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且有较好的水动力学封闭性;
(2)油藏埋深在1450-2300m(米);地温梯度3-3.3℃/100m(米);
(3)普通稠油或稀油边底水油藏,50℃原油粘度10-3000mPas;
(4)地层水总矿化度小于3000;
(5)原始气油比小于200;
(6)饱和压力2-14MPa;
(7)剩余油饱和度在40%以上;
(8)水平油井位于断层附近或者构造中高部位和局部微构造高点;
(9)目的层维持压力系数保持在0.8以上;
(10)无严重套损、出砂和漏失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是根据油藏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确定作用半径,为2-8m(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当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5%时取2-5m(米),低于45%时取5-8m(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3)所述的CO2密度当地层温度60-80℃,压力15-23MPa时,CO2的密度为0.45-0.75t/m3(吨/立方米);低压高温取低值,高压低温取高值,一般取0.6t/m3(吨/立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4)所述的注入速度满足条件是:
(1)注入压力低于油层套管最大承压;
(2)低于地层破裂压力;
(3)以设备最高注入能力注入;
(4)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控制油层CO2与原油的分离速度,采液强度控制在0.05-0.2m3/m*d(立方米/米*天)正常生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约1个月,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吐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