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1934.9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万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电流 异常 检测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及方法,用于在手机电流异常时,提醒用户关闭手机异常程序或重启手机,以解决手机待机时间短的问题。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智能手机的使用行列中,而由于智能手机中涉及的应用程序众多,使用时,其耗电量必然很大,尤其是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手机待机时间很短;而通常情况下,手机中多个程序运行时,有部分是处于后台运行的,其无法被用户所了解,只有在手机应用管理器中才能调取查看,而这种情况下,手机电量还是处于消耗状态,影响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及方法,用于在手机电流异常时,提醒用户关闭手机异常程序或重启手机,以解决手机待机时间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包括手机CPU和电池,所述CPU和电池之间连接有一检测电阻,该检测电阻两端连接有一模数转换器检测电路。
其中所述电池还通过一压敏电阻接地。
其中所述电池还通过一稳压电容接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A、根据手机当前使用状态,通过CPU计算出电池此时的电流消耗值I1;
B、将手机当前使用状态的电流消耗值I1与手机电流数据库中的相应状态电流消耗标准数值I0进行比较,并判断二者之间的差距I2是否超过规定差距数值ΔI,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如果否,则进入步骤F;
C、通过CPU调用手机任务管理器,查看是否有异常程序打开,如果是,则进入步骤D;如果否,则进入步骤E;
D、提醒用户关闭该异常程序。
其中步骤A之前还包括:
建立手机电流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储有手机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电流消耗标准数值。
其中步骤B中I2=电流消耗值I1-电流消耗标准数值I0。
其中还包括步骤
E、建议用户重启手机。
其中还包括步骤
F、手机正常使用。
本发明通过在手机电池与手机CPU之间的正常供电电路中增加了一个检测电阻,且电池为CPU供电的电流通过该检测电阻,利用模数转换器检测电路检测出当前手机使用状态下通过该检测电阻的电流,并由CPU将该实际消耗电流与电流数据库中的标准消耗电流进行比较,如果比较差距超过规定数值,则表示电池电流消耗异常,以提醒用户关闭异常程序或重新启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手机电池的非正常电量消耗,并在手机电池出现异常消耗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提升了手机的待机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检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及方法,主要针对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个程序运行,占据大量电池电量,而造成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
请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其中该手机电流异常检测电路,包括有手机CPU和电池,所述CPU和电池之间通过手机供电电路连接,且该供电电路中设置有一个检测电阻,电池输出的电流通过该检测电阻输入到CPU,所述电池上还连接有压敏电阻和稳压电容,并通过压敏电阻和稳压电容接地,以达到稳定电池电压的目的。
其中该检测电阻的两端连接有一个模数转换器检测电路,所述模数转换器检测电路ADC+/ADC-主要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将检测的结果发给CPU,而CPU通过I=V/R,计算出通过检测电阻的电流,即得到电池此时的消耗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