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91872.1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平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气密性 自动检测 | ||
1.一种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它包括:
机架系统。
管道支撑系统。
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
机架系统:
所述机架系统,包括机架、各挡板、各面板。
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
所述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进气压力开关、报警器、移动式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导轨。
所述进气压力开关,为空气压力开关。
所述报警器,为在气密性检测过程中,能够接受到相关信号并发出报警的装置。
所述移动式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连接杆、移动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传动杆、连接板、半环座、漏气检测半环、合环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
所述漏气检测半环,包括半环体、漏气检测装置。
所述导轨,包括各种能够实现直线移动的导轨、轨道等。
在各个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中,由合环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推进(或拉回)半环座、漏气检测半环,从而达到闭合(或开放)每两个漏气检测半环的目的。
各个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由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由其中一个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下面的连接板与传动杆连接,并由移动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带动,在导轨上进行往复直线移动,而导轨则安装在机架上。
管道支撑系统:
所述管道支撑系统,包括管道支撑座、支撑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支撑动力装置固定板、压紧堵头装置、管道压紧装置。
所述支撑动力装置固定板安装在机架的下部。
所述支撑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安装在支撑动力装置固定板上,能够将管道支承座上顶(或下拉),以起到支撑管道(或回避漏气检测感应环)的作用。
所述压紧堵头装置,包括管道端口密封垫、压紧堵头、导向座、压紧堵头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压紧堵头动力装置固定座。压紧堵头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两端,由压紧堵头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推进(或拉回)压紧堵头和管道端口密封垫,从而达到支撑管道、密封(或开放)管道端口、并将高压气体输入管道的作用。
所述管道压紧装置,包括管道压紧支座、管道压紧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压紧连接板、压紧模板、导向杆。压紧支座安装在机架的上部,由管道压紧动力装置(含气缸、液压缸、电缸、电机等)推进(或拉回)压紧连接板、压紧模板,从而达到压紧管道(或回避漏气检测环)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位置控制装置、外壳、逻辑控制电路、操作界面及控制按钮;
所述位置控制装置,包括位置控制元件、位置控制元件连线等。位置控制元件用来检测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的位置,并发出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逻辑电路包括控制电路、PLC及PLC控制程序等,用来控制管道支撑系统和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各个动作。
所述操作界面及控制按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和管道支撑系统安装在机架上。
当管道被安放到管道支撑系统的管道支撑座上后,由管道支撑系统支撑住管道,再压紧管道两端部,并密封管道两端口,然后开始对管道内进行高压充气。当管道内高压气体达到预定值后,每两个漏气检测半环闭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漏气检测环,然后,漏气检测环随管道气密性检测移动座开始直线移动,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开始对管道进行漏气检测,在漏气检测过程中,如果检测出微孔漏气,则漏气检测环发出信号,报警器即刻报警。控制系统控制管道支撑系统和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各个动作。检测完毕,由控制系统使其他各系统恢复到原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还包括在管道的刚性足够时,在管道气密性自动检测机的管道支撑系统中,取消管道压紧装置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平,未经张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8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材槽口切割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平底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