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90777.X | 申请日: | 201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明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二酸 生产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己二酸生产厂高含氮、重金属Cu污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己二酸又名肥酸,是工业上产量居第二位的二元羧酸,常用作合成高聚物的原料;因其较好的市场销售前景,许多企业都在筹备新建己二酸生产装置。己二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以下简称己二酸生产废水)属于高含氮、重金属Cu污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碳氮比(COD/TN)低至3~5,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法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己二酸生产行业的竞争加剧,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均面临着压力与挑战。目前国内己二酸生产废水处理方法主要为焚烧和浓缩结片、或混入大污水进行处理,但前者装置复杂、造价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后者对于一般规模的己二酸生产企业难以采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处理,由于重金属Cu污染、碳氮比(COD/TN)极低和有机物浓度高等原因,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存在重金属毒性、脱氮困难、排放仍然难以达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适应低碳氮比(COD/TN)和一定程度重金属Cu毒性、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工艺简单、特别适用于己二酸生产废水,可使废水达标排放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缺氧/好氧Anoxic/Oxic,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预处理:调节原水pH6-6.5,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混凝沉淀;沉淀后的废水送入调配池补充微量元素和无机磷源,调配废水的营养比符合CODCr∶P=200-300∶1;
(2)厌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反应的水温在35℃±2.5℃、VFA(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小于10mmol/L;通过调节进水的pH使厌氧的出水pH为8.0-8.5;
(3)A/O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在先后A/O反应器内,按照CODCr∶N∶P=100∶5∶1补充和无机磷源;室温下,控制pH值为7.0-9.0、MLSS值在3000mg/L以上,经沉淀后达标出水。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采用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分别为铁盐+PAM(聚丙烯酰胺)。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步骤1中补充的微量元素为:Fe2+=1.0mg/L、Zn=1.0mg/L、Mn=1.6mg/L、Mg=14.6mg/L、Ca=7.2mg/L。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废水的碳氮比为5以下时,在步骤3中需要补充有机碳源。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步骤2中控制进水pH在4.0~5.0,废水停留时间为30-45h。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步骤2中进水有机负荷大于2.5kgCOD/m3d,控制内回流量使上升流速不小于1.0m/h。
所述的己二酸生产废水的厌氧+A/O耦合生物处理方法,其中,步骤3中控制内循环比为200%,废水在厌氧和缺氧两段停留时间比为1∶3。
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药剂消耗量低、能耗低、出水明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等特点。通过多年研究和反复实验论证,己二酸生产废水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COD和氨氮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即CODCr<100mg/L,氨氮<15mg/L;且低碳氮比(COD/TN)的己二酸生产废水在厌氧反应阶段时,不须添加任何有机碳源,达到TN<20mg/L,大大缩减了投药量和能耗,极大程度地控制了废水处理的运行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步骤为:
(1)预处理:调节原水(pH为1左右)到pH=6.2左右,采用铁盐+PAM进行混凝沉淀;出水送入调配池,补充微量元素和无机磷源,使营养比符合CODCr∶P=200-300∶1,此时废水的碳氮比(COD/TN)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明,未经李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0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
- 下一篇:三维有序大孔钙钛矿型氧化物用于含碳燃料化学链制氢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