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头组装设备及其组装镜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0003.7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全忠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B23P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组装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组装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组装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组装镜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近年来,绝大部分的手机都安装有用于照相的数码相机镜头。
在组装镜头时,一般是利用一夹装治具先把镜筒固定在工作台上,再按顺序一一将光学元件依次装入镜筒内。镜头组装系统包括转盘式和平台式,转盘式的镜头组装系统如专利号为200410049690.6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该方法包含:
(A)使数治具沿一输送方向间歇作动;
(B)使多数镜筒配合该等治具的间歇作动,而依序地从一备料区移动至该等治具上;
(C)使多数镜片配合该等治具的间歇作动,而依序地从一备料区组入该等镜筒内;
(D)配合该等治具的间歇作动,将该等镜筒地从该等治具移动至一停料区。
该发明中,为了提升装配效率,使步骤(A)、(B)、(C)、(D)同步作动,即采用多进程同步进行组装,鉴于此,该发明的主工作站采用转盘式,包括一主圆盘,数治具等角度间隔地设置于该主圆盘上,一镜筒组入站、四镜片组入站、一镜头取出站依次设于主圆盘的周边。驱动主圆盘转动,使得数治具沿圆周输送方向间歇作动,镜筒组入站、镜片组入站配合数治具的间歇作动进行镜头组装,组装的成品最后通过镜头取出站取出并仓储。
但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在实际生产和装配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主要部件主圆盘属于高精密部件,造价非常昂贵,且核心技术主要被在日本和台湾的企业所垄断,因此国内生产的转盘式镜头组装机所必需的主圆盘均依赖于进口产品,其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不能满足镜头组装速率的需求,其组装效率仍有待提升。由于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主圆盘间歇性地转动,其停止精度(即主圆盘停止时的精确位置)难以掌控,稍有偏差即会直接影响镜头组装的良品率,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转盘式的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良品率约为70%,造成较多的原材料的浪费。
再次,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主工作站呈圆盘形,一镜筒组入站、四镜片组入站、一镜头取出站呈圆周分布于主工作站的周边,占用较大空间,整装度不高。操作工在更换镜筒上料匣盘、镜片上料匣盘以及镜头取料匣盘时,需要围绕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周边进行操作,因此操作不便。
最后,该镜头自动化装配系统的扩展性不强。
平台式的镜头组装系统如专利号为20062015827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轴分工相机镜头组装机,夹装镜筒的治具是固定在机架平台上,其取物单元采用横移和纵移的方式将镜头元件依序装入镜筒内,相对转盘式的镜头组装系统来说,其更有利于控制组装精度。但是该平台式的多轴分工相机镜头组装机,采用单进程的组装方式,即取物单元的数个吸笔先吸取镜筒和数个镜片,然后移动取物单元将镜筒置于夹装治具上,再依序将数个镜片装入镜筒内,最后将组装完成的镜头取出并仓储。不难想象,与多进程的组装方式相比,该多轴分工相机镜头组装机的组装效率是极为低下的。
综上,现有的镜头组装设备,无论转盘式还是平台式,其组装效率和组装良品率均有待提升,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良品率的镜头组装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镜头组装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组装镜头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回转式的治具输送平台,进行多进程的同步组装,其具有更快的组装效率,同时具有更高的组装良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镜头组装设备,包括设有组装平台的机架,机架上设有可在平行于组装平台的平面上移动的组装单元,组装单元包括数个可沿垂直于组装平台的方向移动的吸嘴机构;组装平台上设有治具回转平台,治具回转平台装设有数个可回转移动的夹装治具;组装平台上设有可供放置备料匣盘的上料平台;还包括可控制组装单元、吸嘴机构以及夹装治具移动的控制单元。
其中,治具回转平台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数个夹装治具分成两组分别卡设于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内,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的下部设有可驱动夹装治具移动的卡板;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的第一端设有供夹装治具转向移动的第一通道,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的第二端设有供夹装治具转向移动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旁侧设有可驱动夹装治具转向移动的第一推杆,第二通道的旁侧设有可驱动夹装治具转向移动的第二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全忠,未经肖全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0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