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自动报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740.5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林;龙昊波;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澳视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G01D21/02;H04L12/24;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智能化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障系统软件,具体地说是传统的模拟视频系统前端设备工作状态24小时实时监控以及故障处理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反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突显,千千万万个摄像头遍布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众所周知,由于雷击、供电故障、人为破坏等因素,摄像机、光端机(包括光链路)是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一旦前端设备出现异常,相关区域的监控就形同虚设。哪怕是小型的监控系统,这种设备的异常都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然而,这种异常又往往不容易被值守人员所发现。因此,对于“平安城市”、“平安校园”这类动辄几百台上千台摄像机、光端机的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而言,如何实时监控各前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的设计功能,就成了系统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模拟视频方案在对前端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
1、只有值班人员才能知道前端设备的工作状态;
2、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中,视频监控点数可能成千上万,值班人员无法对所有前端设备进行一一地实时观察;
3、仅靠人力对前端设备巡检,时间滞后、效率低下;
4、所有前端设备故障都必须到现场处理,增加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问题,本发明实现对各种前端设备(如摄像枪、高速球、光端机、光纤球等)智能化、集中式管理,并且实现了对这些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迅速报警,使得值班人员快速进行确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以下系统方案步骤: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自动报障系统,其中包括有前端设备和系统服务器,前端设备包括有摄像机、高速球、光端机和/或光纤球,系统服务器收取、设定及调试各前端设备进行编号、状态及确定其安装的具体地址,系统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前端设备获取输入系统服务器的待处理图像或视频,系统服务器收到前端设备的采集数据及状态数据;
使用原设定及调试的基本状态数据和视频数据,由系统服务器计算这些数据利用视觉算法,与采集状态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对照判定是设备故障还是画面异常;
如果设备故障则故障数据和判断结果储存于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如果视频质量出现异常,结合前端设备内设置的触发拍摄视频,并把视频数和判断结果储存于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以上本发明所述的前端设备和系统服务器组成了安防设备,各种前端设备通过网络与系统服务器连接,所述的安防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其内容包括:对各前端设备进行编号及确定其安装的具体地址;确定前端设备类型,及对其监测的选项;确定前端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前端设备对应的采集服务器(属于系统服务器的一部分)和端口;对所有已安装的前端设备进行自检,并确认设备的信息设置正确;通过GIS地图形式和/或树型拓朴图形式把前端设备的布局及相关关系展现出来。
本发明所述的采集数据包括前端设备基本状态数据和视频数据;所述的系统服务器发送预设的命令以轮询的方式的进行的;系统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发送命令触发前端设备采集数据,系统服务器是通过轮询的方式发送命令的;前端设备采集数据后反馈回系统服务器,依据自主定义的通信协议,系统服务器解析出前端设备的电压,温度,湿度、链路状态、视频数据等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
所述的前端设备基本状态数据包括电压,温度,湿度和/或链路状态;系统服务器对采集的前端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用户设置的阀值确定温度、湿度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根据反馈的链路状态,确认该链路是否正常传输数据;综合各种判断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故障设备,并把故障数据和判断结果储存于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本发明所述的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视频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包括视频信号缺失、视频清晰度异常、视频亮度异常、视频噪声、视频雪花、视频偏色、画面冻结和/或PTZ运动失控异常情况;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此算法在对视频图像出的亮度、色偏、清晰度、条纹干扰、画面冻结和/或噪声各信号缺失常见前端设备故障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视频质量出现异常,结合前端设备内设置的触发拍摄视频,并把视频数和判断结果储存于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澳视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澳视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