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夹砂层的玻璃钢夹砂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312.2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叶进峰;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世管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砂层 玻璃钢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夹砂管道,特别是对包含石英砂、树脂的夹砂层进行改进的玻璃钢夹砂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钢夹砂管道夹砂层为树脂砂浆层(石英砂与树脂的混合物),该层的作用是传递玻璃钢管道内层和外层的受力,提高了管道刚度,保证管道一定的剪切强度,避免产品挠曲性能检验时发生分层现象。
由于剪切强度测定实验方法的原因,一般通过测定树脂砂浆的压缩强度来表征,通用要求不小于60Mpa。该压缩强度高低主要取决于树脂含量和石英砂级配。如果石英砂的级配良好(即石英砂的颗粒大小组成合理,如10目-20目40%,20-30目10%,30-60目5%,60-70目10%,70-80目10%,80-90目10%,>90目 15%),则可以用较低的树脂含量如15%即可满足强度要求。或者可以采用不良级配砂通过加大树脂含量的办法如25%,来满足强度要求。由于石英砂的颗粒组成与石英砂矿或者石英砂供应商的设备决定,并且级配良好的石英砂必然造成其余颗粒材料的去除,石英砂供应商一般也不按良好级配的比例进行配备。由于原料供应不稳定,石英砂混合级配过程中较难控制,导致不同粒径石英砂级配通常为不良,这就要求加大树脂使用量以达到强度要求,从而增加了管道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夹砂层的玻璃钢夹砂管道,对夹砂层材料进行改进,当夹砂层中为非良好石英砂级配或较低的树脂含量的情况下,确保树脂砂浆层的性能保证率,提高玻璃钢夹砂管道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改进夹砂层的玻璃钢夹砂管道,包括由石英砂与树脂构成的夹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加入磨碎玻璃纤维或者晶须的树脂混合物;所述树脂混合物中的树脂与磨碎玻璃纤维或者晶须按照100:1~5的重量配比组成。
所述磨碎玻璃纤维长度直径比(长径比)大于10,并优选无碱磨碎玻璃纤维。
所述石英砂为20-40目,按重量比85份;树脂混合物按重量比15份;所述树脂混合物由树脂、磨碎玻璃纤维组成,磨碎玻璃纤维采用?EMG-200型,所述树脂混合物中的树脂与磨碎玻璃纤维按照100:5的重量配比组成。
所述晶须优选钛酸钾晶须。
所述石英砂为20-40目,按重量比85份;树脂混合物按重量比15份;所述树脂混合物由树脂、晶须组成,晶须采用?钛酸钾晶须,所述树脂混合物中的树脂与钛酸钾晶须?按照100:5的重量配比组成。
技术效果:本发明在树脂中混入磨碎玻璃纤维或者晶须,由于短纤维机械强度等于邻接原子间力,具有高度取向结构,不仅使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伸长率,而且还具有电、光、磁、介电、导电、超导电性质。这就提升了树脂混合物粘结剂性能,保证树脂混合物与石英砂之间的粘结强度,而且还减少了树脂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所述夹砂层由夹砂层材料按下列步骤混合制成:
a、将树脂与磨碎玻璃纤维或晶须采用搅拌器初混合;
b、将初混合的树脂混合物用三辊磨或圆盘式高剪切搅拌机进行二次分散;
c、将混合好的树脂混合物与石英砂混合。
技术效果:采用上述顺序的方法,能确保树脂混合物中的磨碎玻璃纤维或晶须分布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实验,传统配比(1)、(2)情况下
(1)树脂混合物15份:(树脂:100份)
石英砂85份:20-40目
管道压缩强度:45Mpa
(2) 树脂混合物25份:(树脂:100份)
石英砂75份:20-40目
管道压缩强度:68Mpa
根据本发明改进方案,压缩强度检测数据如下:
(3)树脂混合物15份:(树脂:100份,?EMG-200型磨碎纤维:1份)
石英砂85份:20-40目
压缩强度:62Mpa
(4)树脂混合物15份:(树脂:100份,?EMG-200型磨碎纤维:5份)
石英砂85份:20-40目
压缩强度:68Mpa
(5)树脂混合物15份:(树脂:100份,钛酸钾晶须?:1份)
石英砂85份:20-40目
压缩强度:64.3Mpa
(6)树脂混合物15份:(树脂:100份,钛酸钾晶须?: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世管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世管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