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及其拼装定位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8978.6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兴;闫兴非;周良;吴勇;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斜张式 预制 拼装 立柱 结构 及其 定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本发明还涉及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
背景技术
拼装式立柱(或桥墩)发明已久,与成熟的现场浇筑施工工艺或整体预制施工工艺相比,其具有可规模化预制、运输和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等优点。但长期以来,拼装式桥墩的实际应用非常有限,其障碍之一是拼装施工工艺的复杂和高技术要求。
如图1所示,CN85202839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矩形空心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构件四周设有穿过钢筋的圆孔,截面内部拐角成八字形,所述构件的四角设有凸棱。构件四周布置有穿钢筋的孔洞,可用钢材将其连成一体,施加预应力,构成桥墩。这种构件四角设有凸棱,从而增加了桥墩抗弯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施工量,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实现设计标准化,制造构件工厂化,现场装配机械化。
该文献仅公开了预制件的结构,但并未明示预制件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文虽然还提及了各构件之间需要先定位后安装,但并未详细介绍拼装施工中各部件之间如何实现定位。
如图2所示,CN101413250公开了一种“跨海大桥预制桥墩与承台的榫头式连接方法”,具体步骤是:1)在陆上预制场内预制墩身3,并用运输驳拖至现场,2)同时浇注承台4与承台榫头混凝土,3)在预制墩身3下端与承台4的连接缝隙处敷设墩脚密封条5,利用海上浮吊将预制墩身3吊装到承台上,并完成定位,4)在墩身3与承台榫头的连接缝隙处浇注现浇缝混凝土2,完成预制墩身3与承台4的连接。这种桥墩与承台的连接方法改善了连接部位的受力状态,主要解决了传统连接中的剪切滑移问题,提高了接头的耐久性能。
该文献虽然公开了桥墩与承台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关系,也提及了墩身与承台之间、各预制墩身之间都需要先定位后安装,但并未详细介绍拼装施工中的定位技术,并提及桥墩定位难度很大。
由于立柱(桥墩)的设计规格日益增大,实际工程中类似前述预制构件或墩身的混凝土结构件的自重大约都在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因此在拼装施工中如何让这些体积庞大、自重巨大的结构件相互之间准确定位,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拼装定位的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包括立柱与承台;所述立柱由若干预制立柱节段拼装构成;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中均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承台中固定设置有预应力部件,所述预应力部件倾斜地贯穿设置在所述承台的顶面和侧面之间;所述预应力部件兼做定位件,贯穿设置在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通孔中。
较佳地,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之间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固定连接。
较佳地,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预应力部件为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所述承台的侧面。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便利、准确的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承台上固定设置预应力部件;所述预应力部件倾斜地贯穿设置在所述承台的顶面和侧面之间;其中,所述预应力部件锚固在所述承台的侧面。
步骤二,在所述承台上吊装首节预制立柱节段并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部件穿设在所述首节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通孔中。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在所述首节预制立柱节段上吊装叠加其他预制立柱节段以满足立柱设计要求;其中,所述预应力部件穿设在所有的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通孔中。
较佳地,步骤三之后,步骤四,对所述预应力部件施加预应力。
较佳地,步骤四之后,步骤五,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
较佳地,步骤四之后,步骤五,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承台斜张式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及其拼装定位工艺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和工艺安排,采用预应力部件兼做定位件,并在各预制立柱节段中预留了定位通孔,通过定位件与定位通孔之间的套设配合,便利地实现了预制立柱节段与承台之间、预制立柱节段与预制立柱节段之间的准确定位问题,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