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鱼粉的配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88902.3 申请日: 2011-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125455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王兴田 申请(专利权)人: 王兴田
主分类号: A01K97/04 分类号: A01K9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100 江苏省徐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粉 配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鱼粉配制方法,特别是一种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属于钓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目前,人们在钓鱼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吊杆、续杆或者渔杆、海杆、抛杆为主要工具,在使用吊杆、续杆、海杆、抛杆或者使用钓鱼杆钓鱼时,都喜欢对不同品种的鱼使用不同的钓饵,以此将鱼引来吃食,在吃食的同时将鱼捕获。由于这些钓鱼饵一般采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米类、面类、菜叶类等较为传统的钓饵,这样配制的钓鱼饵或者钓鱼食没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只能对钓鱼饵或者钓鱼食或打窝附近的鱼产生引诱作用,如在大水面中的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捕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钓鱼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鱼快、浓香味大、入水体后甜香味特浓,使鱼从很远的地方都可闻到诱鱼粉的甜香味,并可以看到水体中的诱鱼粉在慢慢膨化,类似活饵的食物,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鱼大量的诱到一起,诱鱼、钓鱼效果好的一种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克服了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钓鱼效果差的缺陷。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诱鱼粉的配制方法,它是由:河蚌肉粉12%-16%、沙蚕粉4%-8%、海虾粉3%-5%、白鱼粉4%-8%、青虾粉8%-12%、田螺粉4%-8%、鲜贝粉3%-5%、泥鳅粉4%-8%、羊肠粉6%-10%、鸡肠粉4%-6%、红薯粉10%-14%、动物蛋白粉4%-8%、玉米粉2%-4%、小麦粉1%-3%、五加皮粉2%-4%、鸡骨草粉1%-3%、土木香粉2%-4%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按比例取上述粉剂全部组合到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80分钟,取出后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60℃-70℃之间,烘制时间为1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70%-80%,取出凉后再次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20分钟,取出后放入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75℃-85℃之间,膨化时间为半小时,控制被膨化物质的干燥度为80%-90%,取出后待凉即可包装。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钓鱼的爆炸钩饵入水体后,诱鱼粉所散发出的食物甜香味迅速扩散,促使鱼快速加快饥饿感。根据鱼的生理生活规律,吃食的习性及声传原理和条件反射,使鱼闻到强烈的甜香味后从四面八方快速游来,上下翻动,凶猛抢食诱鱼粉,具大的甜香味有效的做到集鱼快,诱鱼、钓鱼效果好,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配方浓香味大,入水体后甜香味特浓,使鱼从很远的地方都可闻到诱鱼粉的甜香味,并可以看到水体中的诱鱼粉在慢慢膨化,类似活饵的食物,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鱼大量的诱到一起,抢吞诱鱼粉,没有吃到诱鱼粉的鱼,会在投放鱼饵的水体中,来回游动,久久不愿离去。有效的决了复杂水面及地形无法大量钓捕鱼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河蚌肉粉12%、沙蚕粉8%、海虾粉3%、白鱼粉8%、青虾粉8%、田螺粉8%、鲜贝粉3%、泥鳅粉8%、羊肠粉6%、鸡肠粉6%、红薯粉10%、动物蛋白粉8%、玉米粉2%、小麦粉3%、五加皮粉2%、鸡骨草粉3%、土木香粉2%,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按比例取上述粉剂全部组合到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80分钟,取出后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60℃-70℃之间,烘制时间为1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70%-80%,取出凉后再次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20分钟,取出后放入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75℃-85℃之间,膨化时间为半小时,控制被膨化物质的干燥度为80%-90%,取出后待凉即可包装。

本发明配方中河蚌肉粉、沙蚕粉、海虾粉、白鱼粉、青虾粉、田螺粉、鲜贝粉、泥鳅粉、羊肠粉、鸡肠粉、红薯粉、动物蛋白粉、玉米粉、小麦粉、五加皮粉、鸡骨草粉、土木香粉均从市场购买。

使用方法:取配制好的鱼专用饵少许,加水1∶0.5的比例拌匀,用手来回搓成小团,即变成可揉搓、可团、可拉,甜香味特浓,适口性强,雾化效果好,膨化溶解稳定的爆炸钩饵,直接装入爆炸钩盒内即可钩捕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田,未经王兴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