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调光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8851.4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彬;赵兴勇;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9;B32B9/04;B32B17/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缩写为PDLC)是一种电光响应材料,可与聚合物单体固化形成共混体系。该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改变液晶分子的光轴取向,当其折射率与聚合物相匹配时,呈透明态。去除电场后,液晶分子恢复最初的散光态,从而不透明。通过将PDLC涂布在两片导电玻璃之间,制成调光玻璃。导电玻璃是指在表面涂镀有氧化锡铟、锌铝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膜层能够导电的玻璃。
目前,调光玻璃开始逐步应用于建筑物上。由于其透光率受到浮法玻璃和PDLC的双重制约,存在通电状态时可见光透过率普遍低于70%的问题,极大限制了调光玻璃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透调光玻璃,可实现调光玻璃透光率的大幅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调光玻璃,包括第一层玻璃基片、第二层玻璃基片和第三层玻璃基片,第一层玻璃基片和第二层玻璃基片之间设置间隔条从而形成中空玻璃结构,第二层玻璃基片和第三层玻璃基片之间设置胶质层,所述胶质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层,所述胶质层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层导电膜,两侧导电膜分别与金属箔条连接,并引出到玻璃外部;其中,所述第一层玻璃基片、第二层玻璃基片和第三层玻璃基片至少有一片为超白浮法玻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玻璃基片、第二层玻璃基片和第三层玻璃基片均为超白浮法玻璃。这样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本方案产品透光率高达90%以上,显著改善了制约调光玻璃因透光率低无法大面积推广的瓶颈。
上述导电膜可选用氧化锡铟、锌铝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金属箔条可选用铜或其他金属。上述间隔条为铝条或橡胶条,间隔条与玻璃边部平齐,玻璃边部可以是直边、弧边或其它不规则边。
作为优选,第一层玻璃基片和第二层玻璃基片之间的中空空腔内充入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玻璃基片、第二层玻璃基片和第三层玻璃基片为矩形玻璃、平面异形玻璃、弯弧玻璃或者曲面玻璃。其中至少两片玻璃基片互相平行,以设置胶质层。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透光率可达70%以上,符合高透光率玻璃的要求,改善了制约调光玻璃因可见光透过率低无法大面积推广的瓶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透调光玻璃,包括第一层玻璃基片1、第二层玻璃基片3和第三层玻璃基片5,第一层玻璃基片1和第二层玻璃基片3之间设置间隔条2从而形成中空玻璃结构,第二层玻璃基片3和第三层玻璃基片5之间设置胶质层4,所述胶质层4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层,所述胶质层4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层导电膜,两侧导电膜分别与金属箔条连接,并引出到玻璃外部;其中,所述第一层玻璃基片1、第二层玻璃基片3和第三层玻璃基片5均为超白浮法玻璃。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为氧化锡铟、锌铝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所述间隔条2为铝条。第一层玻璃基片1和第二层玻璃基片3之间的中空空腔6内充入氮气。所述第一层玻璃基片1、第二层玻璃基片3和第三层玻璃基片5为矩形玻璃。
制作时,准备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原材料:预聚物和液晶,按质量比为9∶11的配比混合,并加热搅拌均匀,时间约35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将已冷却的液晶混合物加入两层ITO导电膜(基材为PET)的ITO面之间,同时将两层ITO塑胶膜通过匀速转动的一对塑胶辊,注意控制两辊之间的间隙,通常比两层导电膜的厚度大20~40μm。牵引前进,通过UV灯照射区进行固化,同时为保证聚合物分散液晶能充分固化,适宜的牵引速度是3米/分钟,固化后得到的调光膜产品(具有上下两侧导电膜的胶质层4);将调光膜设在两层超白浮法玻璃基片3和5之间,通过在真空袋中常温压合得到夹胶玻璃;然后在超白浮法玻璃3和1之间设置铝框间隔条2,并在四周用密封胶覆盖,胶深约6mm,并在空腔内灌充氮气,从而制成具有高透光率的夹胶中空玻璃,实测透光率在9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