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032.X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茅毓铭;王振;鲁志军;杨燕明;刘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为;王忠忠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一致性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技术,尤其涉及将主份数据库系统和备份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任何一个金融IT系统来说,服务的持续性和资金的安全性都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实现系统的持续运行,容灾、纠错等高可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高可用机制中一般会选择进行系统切换或启用备份系统,这将导致交易数据的分散与不一致,若不进行任何处理,会导致错帐等一系列资金风险。如何在金融系统故障发生后,保证主份数据库系统和备份数据库系统之间交易数据的一致性,从而确保资金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已经有一些针对数据库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为200480001712.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数据库备份上执行一致性检查的方法,包括产生要从数据库备份中检索的页列表;通过读取所述数据库备份来检索所述列表中的所述页;从所述数据库备份创建一数据库视图,其中所述数据库视图比包含在所述数据库备份中的所述数据库需要较少的存储空间;将事务日志和所述检索页复制到所述数据库视图中;将所述数据库视图恢复到事务一致状态,以及通过从所述数据库备份和所述数据库视图中读取所有数据库页来在所述数据库备份上执行一致性检查。
此外,在中国专利申请CN98107939.3中公开了一种维护多个数据库中的集成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包括收集基本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生成查询,查询基于异构用户数据库特定格式被转换;和分配被转换的查询到异构用户数据库。
然而,还是需要一种智能的交易一致性恢复方法,能够以灵活的规则定制为基础,以进程间通信和数据库为技术保证,通过不同进程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参与,从而高效灵活地确保交易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的一致性,以保证资金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包括:分配数据挖掘的任务;根据所述任务,挖掘源数据库中的数据;根据业务规则,从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中选择出结果数据;以及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目标数据中的数据中统一为所述结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挖掘源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步骤是以多进程并发执行的,并且控制进程的数量以及控制单一进程内部的执行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所述业务规则以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恢复系统中,配置文件采用内存映射的方法,具备动态调整并生效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在选择出结果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源数据库中的数据、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结果数据进行备份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中统一为所述结果数据的步骤又包括以下步骤:如果根据业务规则,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得到保留,则将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改为结果数据,以及如果根据业务规则,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得到保留,则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改为结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分配数据挖掘的任务包括针对发生故障的时间段将时间分片,并将时间分片顺序存储起来,使得每一任务对应一时间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挖掘源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步骤包括挖掘所述源数据库中符合任务所对应的时间片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还包括根据要求暂停、恢复或终止所述方法的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还包括在将源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中统一为所述结果数据后向用户汇报任务完成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其中每一任务在处理完其对应的时间片后再获取剩余的未处理的时间片进行处理,直至处理完所有的时间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并参考附图,可以对本发明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恢复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一致性恢复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特征不应都被理解为对实现本发明是必要的或者唯一的,本领域的人员能够理解这些特征可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