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机构及其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022.6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蔡益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4 | 分类号: | G03B13/34;G02B7/04;G03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机构 及其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结构,尤指一种可降低成本,减小体积,提高变焦段数的变焦镜头机构及其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的相机皆具有变焦及对焦的功能,而以目前的大部份相机来说,其镜头的变焦及对焦分别是利用二颗马达来进行驱动控制,而相机亦同时需要两组控制电路在进行计算及驱动马达,因此相机的建构成本较高,且于产品设计时,更需要较多的组件配置空间,对目前产品日渐小型化的今日而言,使用二颗马达进行变焦及对焦的设计无疑为一大障碍。
因此,为改善上述原因,便有一部份相机是采用在镜筒内周缘设有特殊型式的沟槽,以使得镜头在进行变焦动作完成后的特定位置时,使变焦镜片固定,而方可进行只有对焦镜片移动而达到对焦的目的。但是,使用特殊型式的沟槽设计,因其需同时包含对焦及变焦,所以在有限的旋转角度下,而使得变焦的段数受到限制,所以目前采用特殊型式的沟槽设计,大多为3段式的变焦设计。
综观前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变焦镜头机构及其摄像装置,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产品的组件及所需空间从而降低成本,又能通过结构设计提高变焦段数的变焦镜头机构及其摄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焦镜头机构,它包含:
一移动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缘周壁具有一第一引导凸点;
一变焦驱动环,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移动筒的外周壁,所述变焦驱动环的外缘周壁具有一槽洞及一第一驱动部;
一固定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变焦驱动环的外周壁,所述固定筒的内缘周壁具有一第一沟槽,所述第一引导凸点穿过所述槽洞,而嵌入所述第一沟槽;以及
一对焦驱动环,为中空筒状结构,邻接于所述变焦驱动环的一端,所述对焦驱动环的外缘周壁具有一第二驱动部,并通过一驱动模块同时嵌合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以使所述变焦驱动环与所述对焦驱动环顺向或逆向旋转,而进行变焦或对焦。
其中,当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变焦驱动环旋转时,所述槽洞的一侧推抵所述第一引导凸点,使所述第一引导凸点沿着所述第一沟槽位移,进而带动所述移动筒位移。
其中,所述槽洞具有一预定宽度,所述预定宽度致使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变焦驱动环及所述对焦驱动环旋转时,所述第一引导凸点于所述槽洞中相对移动,而不碰触到所述槽洞的侧壁。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对焦驱动环而进行对焦时,所述第一引导凸点是于所述槽洞中移动且不碰触到所述槽洞的侧壁。
其中,所述变焦镜头机构还包含一对焦支架,是设置于所述对焦驱动环内,所述对焦支架具有一第二引导凸点,其中所述对焦驱动环的内周缘设有一第二沟槽,所述第二引导凸点嵌入所述第二沟槽,使所述对焦支架随所述第二沟槽引导做位移。
其中,所述第二沟槽的外形是为斜线沟槽,且所述第二引导凸点沿着所述第二沟槽斜向位移。
其中,所述槽洞的外形是为直线沟槽,且所述第一沟槽的外形是为斜线沟槽或直线沟槽与斜线沟槽的组合,而所述第一引导凸点沿着所述第一沟槽垂直或斜向位移。
一种摄像镜头,包含:
一变焦镜头机构,包含:
一移动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外缘周壁具有一第一引导凸点;
一变焦驱动环,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移动筒的外周壁,所述变焦驱动环的外周壁具有一槽洞及一第一驱动部;
一固定筒,为中空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变焦驱动环的外周壁,所述固定筒的内周壁具有一第一沟槽,所述第一引导凸点穿过所述槽洞,而嵌入所述第一沟槽;以及
一对焦驱动环,为中空筒状结构,邻接于所述变焦驱动环的一端,所述对焦驱动环的周缘设有一第二沟槽,且所述对焦驱动环的外周缘具有一第二驱动部,并通过一驱动模块同时嵌合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以使所述变焦驱动环与所述对焦驱动环顺向或逆向旋转,而进行变焦或对焦;
一变焦镜群,是具有一第一镜群及一第二镜群,所述第一镜群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中,所述第二镜群设置于所述变焦驱动环中;以及
一对焦镜群,是设置于所述对焦驱动环中,且具有一对焦支架,所述对焦支架具有一第二引导凸点,所述第二引导凸点嵌入所述第二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