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注入和二次注入同步协调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005.2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张小庆;赵树仁;陈宜凯;刘彬;彭书涛;左宝峰;尹俊钢;张钰声;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自动化 系统 注入 二次 同步 协调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自动化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注入和二次注入同步协调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对配网自动化工程的测试,目前可以做到遥测、遥控、遥信等功能测试及单一的一台开关过电流的故障模拟测试,但难以预先对一条完整的互联馈线进行故障模拟和故障检测、判断、隔离等功能的测试,对配电网自动化的网络重构、网络优化等功能也没有很好的测试设备和手段,只能等到现场发生事故后才能验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上海交通大学刘东教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曾出版《配电自动化系统试验》一书,但主要侧重制造企业各个生产流程的测试技术和出厂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现场系统测试。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刘健教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技术开展了一定研究,研制了馈线自动化试验测试台。该测试台只是面向实验室,难于进行现场系统测试。
国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未见报道,从调研和学术交流的渠道了解到:国外有采用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馈线故障的作法,但都局限于实验室测试,难于进行现场系统测试。
综上所述,目前配电网自动化尚缺乏有效的系统测试手段。
本团队的在之前的专利中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的主站注入测试方法和配电自动化的二次同步注入测试方法,提供了适合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现场系统测试的测试手段。但是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主站注入测试法仅仅针对主站,而不能测试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2)二次同步注入测试方法,对于变电站出线开关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且能够模拟的故障点数有限、故障场景不够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配电网自动化的测试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一种主站注入和二次注入同步协调配合的测试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测试工作流程如下:
(1)主站注入测试平台接入被测试系统主站,模拟变电站出线开关的自动化终端与被测试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交互信息。
(2)二次注入测试用同步故障发生器接入被测试系统,并由指挥计算机生成故障测试方案。
(3)主站注入测试平台与二次注入测试系统对时,对时完成以后,指挥计算机给同步信号源下发试验开始时间,并由人工录入主站注入测试平台的试验开始时间。
(4)等待试验开始时间,试验开始时间到,主站注入测试平台模拟产生变电站出线开关的跳闸信息发送到配电自动化主站,启动主站的故障处理流程,同时各个同步信号源在试验启动后按照既定方案同步输出负荷电流及故障电流,模拟一次线路的瞬时或永久故障。
(5)测试故障处理过程分析
测试人员借助指挥计算机汇总的测试记录分析并判断被测试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及其终端FTU/DTU的功能及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可不停电测试,测试的安全性好(2)可由主站模拟产生更多开关的故障现象、更复杂的故障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主站注入与二次注入同步协调的测试流程。
图2为主站注入与二次注入同步协调测试法测试系统的组成。
图3为由主站注入测试平台产生更多台开关的故障现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对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按照附图1所示的主站注入与二次注入同步协调的测试流程,整个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1)主站注入测试平台接入被测试系统主站,模拟变电站出线开关的自动化终端与被测试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交互信息。
(2)二次注入测试用同步故障发生器接入被测试系统,并由指挥计算机生成故障测试方案。
在准备模拟的故障区域上游的各个馈线开关处,将同步故障发生器接入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二次侧,具体方法为:将馈线开关CT二次A相或C相电流回路在FTU/DTU电流试验端子外侧短连,同步故障模拟发生器电流加入到FTU/DTU电流试验端子内侧,其短连片打开。同时馈线开关CT二次A相或C相电流信号(卡钳)、馈线PT二次电压信号和馈线开关的开关量接入前端采样模块。
根据所选配电网线路、环网柜、柱上开关参数在二次注入测试指挥计算机中建立试验线路模型,人工设定故障类型(瞬时或永久故障)、故障位置、故障持续时间等测试参数,指挥计算机仿真计算被测试馈线在故障状态下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沿线各配电终端的电流电压,生成测试方案,并通过通信通道下发至同步故障模拟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