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87804.8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臧小亚;梁德青;吴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B3/02 | 分类号: | C01B3/02;F17C1/00;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水合 反应 双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提纯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亲水处理:即进行浓酸浸泡,然后取出清洗至中性后放入真空烘干箱中干燥烘干;
(2)配制生成水合物的溶液:采用易生成水合物的水溶性客体分子物质,按照客体分子与水生成水合物时的浓度比例配制溶液,然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均匀喷洒于步骤(1)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中;
(3)将浸湿的碳纳米管与水溶液混合体系放入储氢罐中压实,盖上储氢罐盖子并密封放置至混合均匀;
(4)将储氢罐抽真空后,将储氢罐与氢气源连接;将增压氢气通过单向截止阀连续供入储氢罐中,至储氢罐内压力保持恒定不变时,储氢过程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溶性水合物客体分子物质选自四氢呋喃,四丁基溴化铵或环丙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储氢罐中压力范围介于10MPa-30MPa之间,温度范围介于-10℃-0℃之间。
4.一种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氢气源(1)、氢气储存罐(12),其特征在于:氢气储存罐(12)的罐体采用耐氢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制成,设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进气管路通过单向截止阀与气体增压泵以及氢气源(1)连通,出气管路与氢气使用端相连;氢气储存罐(12)进气管路设有压力表、真空表及真空泵,氢气储存罐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二者的信号通过采集及输出装置获取,氢气储存罐(12)壁面采用夹套结构,制冷剂夹套(16)内设有制冷剂内循环管(17),循环制冷剂以对罐内物质进行降温和升温,降温和升温过程以及温度采用外部终端控制设定;夹套外围包裹绝热保温材料层(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8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的方舌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