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无线设备的功能的受控访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6612.5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B·费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13/02;G02B13/00;G03B3/00;G06F3/00;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设备 功能 受控 访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6月9日、申请号为201080019812.0、发明名称为“对无线设备的功能的受控访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小型手持电子设备已经在社会中变得无处不在,并且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设备来获得信息、彼此进行通信、提供娱乐、以及执行财务事务等等。这些设备的小尺寸使得它们易于丢失并成为盗贼的目标,同时其日益增加的能力提供了对敏感的个人数据和财务资源的访问。已经开发了多种安全技术来确定试图使用这种设备的人是否之前已经被授权使用该设备。曾经提出了生物测定(biometric)认证,作为避免可能被偷盗的密码或人工制品(例如,密钥、标记等)的方式。但是,通过记录真实的特征(面部的照片、语音的音频记录、指纹的复本等)并且使用所记录的数据来欺骗生物测定传感器,也可能欺骗生物测定识别。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描述和用来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无线通信的多功能手持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验证生物测定输入来自于真实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验证生物测定输入来自于真实人的眼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验证生物测定输入来自于真实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准许对设备的多个等级的受限访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在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中,为了不使对本描述的理解模糊,没有详细地示出公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
提及“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各实施例”等表示这样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但是并不是每个实施例都必须包括该特定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此外,一些实施例可以具有一些、全部或者不具有针对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可以使用术语“耦合的”和“连接的”及其派生词。应当理解,这些术语并不是要作为彼此的同义词。而是,在特定的实施例中,“连接的”用来表示两个或更多元件彼此直接物理或者电接触。“耦合的”用来表示两个或更多元件彼此合作或者交互,而它们可以或者可以不直接物理或者电接触。
如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使用序数形容词“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公共元件仅表示正在提及相似元件的不同实例,而并非要暗示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在时间上、空间上、顺序上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处于给定的次序。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实现在硬件、固件和软件中的一个或者任意组合中。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为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指令,该指令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允许本文描述的操作的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有形存储介质,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设备等。
术语“无线”可以用来描述通过使用穿过非固态介质的已调制电磁辐射来传输数据的电路、设备、系统、方法、技术、通信信道等。该术语并不意味着相关联的设备不包含任何的线缆。无线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至少一个无线电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无线电单元通过天线来发送表示数据的信号以及通过天线来接收表示数据的信号,同时处理器可以处理要被发送的数据和已经接收的数据。该处理器还可以处理既没有被发送也没有被接收的其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