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虫菊素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86383.7 | 申请日: | 201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曾鑫年;田梦;陈凯哥;赵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25/18 | 分类号: | A01N25/18;A01N65/1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裘晖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虫菊 素热雾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蝇类害虫防治的天然除虫菊素生物农药的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果蝇属昆虫,是危害多种果树果实的重要害虫。该虫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是我国植物的检疫对象。桔小实蝇为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柑橘、番石榴、杨桃、芒果、香蕉、茄子、辣椒、瓜类等40多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对番石榴、芒果、杨桃、蒲桃、沙田柚等水果为害最为严重。据调查发现在广州市区附近的果园,其对番石榴的为害率在40%以上。桔小实蝇主要为害寄主果实,成虫将卵产于寄主果实内,孵化出幼虫后在果内取食果肉,常常引起果实早落。除此之外,成虫产卵所形成的伤口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使果实腐烂。
目前,生产上对桔小实蝇的防治主要采用针对成虫的毒饵诱杀(性诱剂、食物诱剂、水解蛋白诱剂、糖醋诱剂)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以及针对蛹期的地面撒药防治。但是,这些防治方法存在应用效率低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必要研究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供生产上使用。
除虫菊素是从菊科小黄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发现的天然杀虫成分,主要分布在花中,提取的总除虫菊酯(Pyrethrins)含有6种有效杀虫成分。总除虫菊酯是迄今发现的对环境无污染、对哺乳动物及植物无毒害作用、能迅速击倒昆虫和蚊蝇、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的高效天然杀虫剂。
除虫菊素对桔小实蝇成虫具有极高的触杀毒性和击倒活性,其24小时的LC50值为33.90μg/ml,KT50值为24.53min(见表1)。
表1除虫菊素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毒力和击倒毒力
由于除虫菊素突出的特性,国际上公认其为最优秀的杀虫植物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应用于农业上的天然除虫菊素类杀虫剂已有10多种,其剂型主要有乳油、微乳剂、微囊剂、水乳剂和烟雾剂等。但这些剂型中乳油存在易燃、易爆和中毒的危险,易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和贮运不安全等问题。微乳剂因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剂量很大,导致成本较高。微胶囊剂的研发周期较长,而且生产成本较高。而水乳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在常贮过程中易出现分层,影响使用。
在山区果园中防治实蝇类害虫,因树势高大、果园密闭、水源限制等因素常规的农药剂型较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或存在使用不便、工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生产实践上针对实蝇类害虫(尤其是桔小实蝇)的防治制剂种类少、现有农药对环境产生污染及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根据实蝇类害虫(尤其是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以成虫为控制对象,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的、方便环保的除虫菊素热雾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除虫菊素热雾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除虫菊素热雾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除虫菊素热雾剂,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除虫菊素原药:0.5-5.0%;
表面活性剂: 5.0-10.0%;
增效剂: 0.2-1.0%
稳定剂: 0.5-1.0%
防冻剂: 1.0-5.0%
防漂移剂: 3.0%
溶剂: 余量;
所述的除虫菊素原药为从菊科小黄菊属植物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中提取获得的混合物,提取方法参照中国专利CN1185204C,即为以下步骤:
(1)在除虫菊提取物中加入溶剂石油醚,石油醚的用量为除虫菊提取物重量的6-12倍,然后加入除虫菊提取物重量的3-6‰的稳定剂(为丁基羟基茄香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鞣酸或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或单宁酸),并在温度为40-60℃下溶解0.5-1.5小时;
(2)在30-40℃温度下过滤,得滤液;
(3)浓缩滤液,温度为70-80℃,真空度0.2-0.7,得浓缩液,并回收溶剂;
(4)浓缩液加入除虫菊提取物重量的4-10%的无水硫酸钠或硫酸镁;
(5)过滤,回收硫酸钠或硫酸镁,得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