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6205.4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可节省监控网络建置成本的照明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为各式的建筑物内部,如办公大楼、厂房大楼、餐厅、饭店、医院、超商、超市、量贩店、电影院或百货公司中所广泛应用及设置的机电设备。目前常用的照明设备的种类则可包括日光灯、白炽灯、卤素灯等,及目前大量推广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等。照明设备的功能为对密闭的室内或昏暗空间提供一光源,以方便人们可拥有亮度充足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在照明设备的运作及管理上,管理人员需对运作中的照明设备进行各种监控管理工作。举例而言,管理人员需随时监视各种照明设备的开关状态,以及各该照明设备所提供的照明亮度是否充足。此外,于照明设备实际运作时,管理人员需随时监测其运作是否正常,如灯泡是否烧毁。若有异常运作状况发生,则管理人员需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损毁灯泡或灯管。
传统上,上述的监控管理作业均需由管理人员以目视方式检查照明设备的灯泡或日光灯管是否正常发亮,并通过目视方式来检视各项照明装备的发光亮度,或照明设备是否状态异常。然而,上述的人工方式的照明设备监控管理工作于具体实施上的缺点在于其颇为费时费力且没有效率。
为改善上述缺点,便有业者提出一种网络式远端照明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可由一伺服端单元及一设备端单元所组成。该伺服端单元是整合至一网络系统的伺服器,用以供网络工作站通过网络系统连线至伺服端单元,以远端的照明设备进行远端监控管理的工作。该设备端单元则整合至照明设备及连结至该网络系统,并包括一网络连接模块、一设备端伺服模块及一操作状态监控模块。该操作状态控制器依据该设备端伺服模块的该伺服端单元经由该网络系统所传送过来的各项控制指令,以控制该照明设备,实现出所要求的操作状态。
然而,上述照明设备网络控制系统的缺点在于为使该伺服端单元能直接控制各项照明设备,需建构庞大且复杂的管控网络,需投入巨额建置成本,且后需维护亦需投入相当的人力及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照明检测系统,其可使用检测装置对多个照明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检测及控制,并可依据检测结果产生一维修报表或一统计报表,以供维修及日后更新系统设计的参考依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照明检测系统,其是包含多个照明装置、一检测装置、一中继装置及一伺服装置。各该照明装置设有一发光模块及一亮度控制模块。
该亮度控制模块是供控制该发光模块的亮度值。该检测装置具有一感测模块、一控制模块及一讯号传输模块。该感测模块是供侦测该照明装置的操作状态,而据以产生一照明状态讯息。该控置模块是供提供一控制讯息,该亮度控制模块是根据该控制讯息,调整该发光模块的发光亮度。该讯号传输模块是供发送该侦测讯息及该控制讯息,并收发该照明状态讯息。该中继装置是供收发该照明状态讯息。该伺服装置具有一处理单元及一储存单元,该储存单元是具有一数据库,该伺服装置由该中继装置接收该照明状态讯息。其中,当该伺服装置接收该照明状态讯息后,该伺服装置是依据该照明状态讯息更新该数据库,且该处理单元是根据该数据库产生一维修报表或一统计报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照明检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检测装置及多个照明装置,该检测装置具有一感测模块;通过该感测模块侦测各该照明装置的操作状态,以产生一照明状态讯息;传送该照明状态讯息至一伺服装置,以更新位于该伺服装置的一数据库;分析该数据库,以产生一维修报表或一统计报表。
其中,该检测装置更产生一控制讯息,当各该照明装置接收该控制讯息后,该照明装置据以调整其发光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感枪
- 下一篇:一种降低水雾化制备金属粉末过程中氧含量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