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791.0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见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见保林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G13/00;A01G13/02;A01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害 大棚 蔬菜 生产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公害蔬菜大棚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蔬菜,安全、绿色、无公害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共识。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公害产地认证,由农业环保部门对农作物种植环境中的大气、土壤、水质等进行鉴定,然后颁发产地认证证书;另一种是无公害产品认证,由农业植检部门对农作物随机抽样,检验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同时应从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丰产,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目的,建立无污染源生产基地、严禁施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症适时适量用药、科学施肥等。
如CN101946612公开了一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使之符合国家标准。但其效果不显著,操作比较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施肥少、农药少、产量高的安全、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包括选用无污染源生产基地、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所述的种子处理指选用抗病、虫性强、生育周期短的品种,用50-60℃温水浸泡20-30分钟;所述的田间管理采用高温闷棚进行消毒;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包括用二氧化碳杀虫、低毒生物农药杀病虫、天敌杀虫。
所述的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和药物熏蒸进行棚内消毒,是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的好办法。高温闷棚分为干、温两次闷棚,第一次闷棚7天,将大棚内杂物清除,封闭大棚。7天后打开大棚通风,对土壤浇水,再进行翻地,并随翻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如鸡粪、牛粪,以便借高温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鸡粪、干牛粪还有提高地温和维持地温的作用,可增强杀菌效果。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第二次闷棚7-10天,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最高地温可达75℃,20厘米深处的地温可达45℃以上,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达95%以上,可将土壤中的病毒、虫卵、杂草等杀死,而且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
所述的二氧化碳杀虫就是将大棚密闭,然后往大棚内输入二氧化碳,使地面表层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1%。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仅为0.03%,向大棚蔬菜输送适量的二氧化碳将有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物,加快生产,提高其产量;另外当二氧化碳的渡达到1%时,可使害虫窒息而死,二氧化碳因密度大,故沉积于大棚靠近地面处,正好可取代农药来杀灭害虫。从而减少了肥料与农药的使用,保证蔬菜不受污染。
所述的用低毒生物农药杀病虫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适时、适量、交叉用药,选用Bt、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华光霉素、茴蔷素、鱼藤酮、苦参碱、藜芦碱、生物农药。
还包括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如利用释放赤眼蜂降低食心虫卵等。
要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安全间隔,即在蔬菜收获前7-15天要禁止用任何农药,确保蔬菜中无污染、无残留,为无公害蔬菜。
所述的合理施肥主要是指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与钾肥、微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从基地选择、种子处理等源头上减少病虫害、提高蔬菜的抗性;
2、高温闷棚对大棚内土壤、空气与农家肥进行消毒、腐熟,两次干、湿闷棚杀虫灭菌的效果好,既减少经济投入,又避免了污染。
3、二氧化碳杀虫,不仅能杀死有害虫,还能促进蔬菜的生长,从而减少氮肥与杀虫剂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见保林,未经见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坡地多级恒压喷灌系统
- 下一篇: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