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5103.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东荣;张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系统 放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电气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油电混合动力机械的辅助电动力系统包含:电储能单元、电动/发电机及其驱动器、系统控制单元。在设计选型时,为了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往往会使用高电压的驱动系统,从而须选用与该高电压的驱动系统相匹配的高压储能装置和电气配件。通常,在设备检修或者维护时,需要将高压储能装置的电能通过外负载放电,使得电压下降至安全电压。由于机械设备在出厂后往往工作于各类偏僻地区,且放电泄能装置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同时,油电混合动力机械所用的储能装置都存在一定的漏电流,在长期不使用或者零电能运输(超级电容)时,需要对该储能装置充电。若利用发动机带动电机发电为储能装置充电,可能会因为发电电压与储能装置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过大而造成过电流,从而损坏电气原件。通常利用外接充电机或者在电机驱动器中增加限流预充电路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前者需要外接电源不利于野外作业;后者的安装空间受驱动器尺寸限制,导致不能安装大功耗泄能装置且不利于限流电路的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可以适时调节分压电阻的阻值,较大的提高了充放电效率,且机动性较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包括:储能单元、电机驱动器、蓄电池,还包括:
逻辑控制单元,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电极驱动器连接;
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接收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发送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位于分压单元中的各个触控点的断开和闭合;
分压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电极驱动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断开或闭合所述各个触控点,调整分压电阻的阻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通过逻辑控制单元根据储能单元的当前电压,向开关控制单元发送逻辑控制信号,使得开关控制单元中的直接接触器和继电器导通或关闭,继而控制分压单元中各个触控点关闭或断开,以便调整分压电阻的电阻值。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可以适时调节分压电阻的阻值,较大的提高了充放电效率,且机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放电电路的分压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气系统的放电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电气系统的充电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的充放电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储能单元101、电机驱动器102、蓄电池103,还包括:
逻辑控制单元104,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储能单元101和所述电机驱动器102连接;
开关控制单元105,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04和所述蓄电池103连接,接收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04发送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位于分压单元106中的各个触控点的断开和闭合;
分压单元106,与所述储能单元101和所述电机驱动器102连接,用于接收开关控制单元105发送的开关控制信号,断开或闭合各个触控点,调整分压电阻的阻值。
较佳的,该充放电电路还包括:显示屏107,与储能单元101、所述电机驱动器102和逻辑控制单元104连接,用于显示储能单元101的当前电压。
具体的,在该充放电电路中,开关控制单元105接收逻辑控制单元104发送的数字形式的逻辑控制信号,导通或关闭相应的直流接触器或继电器;直流接触器或继电器导通后,控制相应的触控点闭合或断开,改变分压单元中的电阻值。这样,可以为储能单元充放电过程中,适时的调整分压单元的电阻值,提高充放电效率,而且具有较强的机动性。
其中,该分压单元具有可调节电阻的功能,其具体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以选用功率电阻或者其他功耗元器件,可以使用串并联方式也可以使用其他放电功率可调的电路形式。例如,该分压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分压电阻和至少六个触控点;如图2所示(图2中各线路的相交点没有区分是连通的还是不连通的,没有点),当分压单元106包括三个分压电阻和六个触控点时,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