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衬套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4607.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钢新;陈亮;严国辉;陈英;王辉;郑志杰;沈四桥;涂文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衬套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长度在两米以上超长衬套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衬套装配采用的是过盈配合,是在较高温度下完成的,要保证衬套在装配时的温度一定要高于被衬套件温度。过盈配合用于孔、轴间的紧固连接,不允许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对于过盈配合的轴套类零件,在装配时为方便装配,常将轴套类零件加热,使其受热膨胀,内孔变大,可以轻松的装到配套的轴上,这种方法叫热装配。热装配运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安装时将外层配件加温,使外层配件与内层配件相互的装配间隙扩大,等安装完毕后温度再冷却至室温,使外层配件在冷却收缩的过程中与内层配件紧紧地配合在一起。
对衬套加热,当膨胀量达到要求后,要迅速清理衬套和被衬套件的配合表面,然后立即进行热装。要求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一次热装到位,中途不允许停顿。若发生异常,不允许强行装入,必须排除故障,重新加热再进行热装。
现有对衬套加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热板加热法。将衬套放置在电热板上加热,待衬套孔径膨胀量达到一定值后,对衬套进行装配。此法适用于尺寸和过盈量较小的衬套,而且,采用电热板加热法对衬套加热,是在开放环境中对衬套加热,很大一部分热量都散失了。
2、电炉加热法。将衬套置于封闭的电炉内加热,待衬套孔径膨胀量达到一定值后,对衬套进行装配。由于炉膛尺寸较大,实际用于加热衬套的热量只占所有热量的很小一部分,对能源造成了很大浪费。
3、感应加热法。利用感应加热器将衬套加热至一定温度,再进行装配。感应加热器的功率较大,能耗较高。
4、电灯泡加热法。利用电灯泡加热衬套,较小衬套可直接放在灯泡上,较大衬套可置于灯泡的锥形罩内,锥形罩可防灯泡热量散失,并使加热均匀。此方法只适用于小型衬套。
5、油槽加热法。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统的加热方法,利用油作为加热介质对衬套加热。油槽加热法是使用油作为加热介质,对衬套进行加热。油被加热需要大量热量,对能源造成了很大浪费。
以上几种传统的衬套加热方法,都是将衬套加热之后移出加热器再进行装配,由于衬套在装配过程中不能继续加热而迅速冷却,孔径发生收缩变形,衬套很容易在没有移动到位的情况下就固定在轴上,从而无法完成装配过程。所以这些方法都不适用于超长衬套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长度在两米以上大型、超长衬套的热装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长衬套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检查需装配的衬套及被套轴颈部位是否已按图纸要求加工到位,衬套如果有变形,在衬套上标出衬套变形的长短轴方向;
第二步:检查衬套内孔和被套轴颈外圆无毛刺倒棱,用清洗液将衬套内孔及被套轴颈外圆清洗干净,晾干;
第三步:将被套轴水平放置在支撑A、支撑B和支撑C上;
第四步:将衬套放置在加热器的下半部分内,在衬套的正上方对应张紧螺栓的位置分别放置3个弧形垫片,使垫片上的凹槽正对张紧螺栓的螺柱,合上加热器的上半部分,拧紧加热器两边的固定螺栓,在衬套两端封上保温材料;
第五步:启动电加热器,当加热器内温度达到250~350℃,衬套内孔径膨胀量达到2~2.2mm时,将加热器电压调至60~80V保温,拧紧加热器正上方的3个张紧螺栓,将衬套固定在加热器内;
第六步:吊起连同衬套在内的加热器,并调至水平,打开衬套前端口的保温材料,并将衬套内孔端口清理干净,将衬套的内孔对正被套轴艏端,目测衬套内孔与被套轴外圆间的间隙均匀;
第七步:撤去被套轴的支撑A,同时撤去包在衬套后端口的保温材料,衬套迅速进入被套轴的空档位并重新架好支撑A,将支承B往被套轴左端移动,将衬套移到待套部位后,再重新调整衬套位置,目测衬套内孔与被套轴外圆周向均有间隙且间隙均匀,待衬套移到支承B后,在被套轴靠近衬套右端部位架上备用支承D,然后撤去支承B,将衬套装配到位;
第八步:关闭加热器,打开加热器两边的固定螺栓,先移走加热器的上半部分和3个弧形垫片,再移走加热器的下半部分,然后在衬套对称圆周方向进行风冷。
所述清洗液为煤油或汽油或丙酮。
所述保温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