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采暖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3329.7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巍;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暖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住宅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身采暖的节能型住宅。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住宅当中主要靠暖气采暖或者燃烧燃料来取暖,取暖费不断提高,生活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地球能源紧张,传统的住宅取暖方式严重浪费了能源。为了冬季保温、节能,目前更多关注的是研究怎样增加墙体的厚度,改变墙体的材料,单纯贴保温层等做法,虽然取得了节能效果,但却增加了建筑的成本,或者完全依靠空调、暖气等设备进行采暖,浪费了能源。传统住宅的设计更多的是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围护结构的功能一直是作为遮风挡雨的保护建筑构件,功能比较单一,从住宅的围护结构设计上怎么样实现住宅取暖、节能考虑的比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采暖的住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住宅的北向墙体由外墙、内墙双层墙体组成,北向外墙内设保温层,增加了保温效果,外墙和内墙围合一空气层,作为空气的流通通道,在一层楼板下的地下空气层中铺有卵石层,用以蓄积热量,在住宅的南向为一阳光间,阳光间的下侧地面设有出风口,阳光间的上侧进风处设有一扇风叶,南向倾斜屋顶处设有一扇窗户,加大透光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冬季,太阳光照射南向的阳光间,阳光间起到良好的采光和获得大量太阳光能量,加热阳光间内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倾斜的天窗进一步提高了空气的温度,通过热压的作用,带动风叶的旋转,或借助辅助动力带动风叶进一步加大了空气的循环,通过围合的空气层,热空气由南向输送到北向,内侧保温层使热空气尽可能少的损耗,热空气不断的进行热交换,对北向房间进行供暖,一部分热量通过墙体和卵石层不断的蓄积,夜间或室内温度减低时,蓄积的热量得以释放,热交换后的冷空气经过出风口再次进入阳光间内。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适用,使北向墙体具有很好的保温、防寒作用,不依靠采暖设备,就能达到房间取暖的目的,而且在夜间温度降低的时候,还可以利蓄积的热量持续供暖,可广泛应用在城镇住宅建筑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部分构成示意图
图中:1.外墙,2.内墙,3.空气层,4.卵石层,5.阳光间,6.出风口,7.风叶,8.窗户,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自采暖住宅,它主要由外墙1,内墙2,空气层3,卵石层4,阳光间5,出风口6,风叶7,窗户8,保温层9组成,住宅的北向墙体由外墙1、内墙2构成双层墙体,北向外墙内设保温层9,外墙1和内墙2围合一空气层3,既可作为空气的流通通道,又增加了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在一层楼板下的地下空气层3中铺有卵石层4,卵石层4白天蓄集的太阳热量,夜间可向外释放,在住宅南向为一阳光间5,阳光间5的下侧地面设有出风口6,阳光间5的上侧进风处设有一扇风叶7,依靠上升的暖气流或借助辅助动力带动风叶7旋转,进而风叶7又进一步带动空气循环,保证整个双层墙体内部空间空气的良好循环,并把阳光间5内的热量输送到北侧房间,另外南向倾斜屋顶处设有一扇窗户8,可进一步加大透光量,满足采光要求,同时增加阳光间5内热量,提高空气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