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紧结构和切屑收纳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3180.2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今泉实;山下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FDKTWICELL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切屑 收纳 | ||
1.一种旋紧结构(10),包括:第一构件(1),该第一构件(1)形成有从第一面部(11)贯穿第二面部(12)的阴螺纹孔(13);第二构件(2),该第二构件(2)与所述第一面部(11)接触,并形成有与所述阴螺纹孔(13)对应的通孔(21);以及阳螺钉(3),该阳螺钉(3)穿过所述通孔(21)而与所述阴螺纹孔(13)螺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结构(10)包括:
切屑收纳盖(4、8),该切屑收纳盖(4、8)包括接触面部(41、81)和凹部(42、82),其中,所述接触面部(41、81)与所述第二面部(12)面接触来覆盖所述阴螺纹孔(13)的所述第二面部(12)侧的开口,所述凹部(42、82)形成在所述接触面部(41、81)的与所述阴螺纹孔(13)对应的部分;以及
粘接材料(5),该粘接材料(5)在所述第二面部(12)与所述接触面部(41、81)的接触面上将所述切屑收纳盖(4、8)与所述第一构件(1)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8)的凹部(42、82)的从开口至底部的长度被设定为所述阳螺钉(3)的从所述第二面部(12)突出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以上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由盖主体(6)、板状构件(7)构成,其中,所述盖主体(6)形成有构成所述凹部(42)内侧面的通孔(61),所述板状构件(7)构成所述凹部(42)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紧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6)由弹性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结构(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8)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
6.一种切屑收纳盖(4、8),其使用于旋紧结构(10),所述旋紧结构(10)包括:第一构件(1),该第一构件(1)形成有从第一面部(11)贯穿第二面部(12)的阴螺纹孔(13);第二构件(2),该第二构件(2)与所述第一面部(11)接触,并形成有与所述阴螺纹孔(13)对应的通孔(21);以及阳螺钉(3),该阳螺钉(3)穿过所述通孔(21)而与所述阴螺纹孔(13)螺合,所述切屑收纳盖(4、8)用于收纳从所述阴螺纹孔(13)处产生的切屑,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收纳盖(4、8)包括:
接触面部(41、81),该接触面部(41、81)与所述第二面部(12)面接触来覆盖所述阴螺纹孔(13)的所述第二面部(12)侧的开口;以及
凹部(42、82),该凹部(42、82)形成在所述接触面部(41、81)的与所述阴螺纹孔(13)对应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屑收纳盖(4、8),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42、82)的从开口至底部的长度被设定为所述阳螺钉(3)的从所述第二面部(12)突出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以上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屑收纳盖(4),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由盖主体(6)、板状构件(7)构成,其中,所述盖主体(6)形成有构成所述凹部(42)内侧面的通孔(61),所述板状构件(7)构成所述凹部(42)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屑收纳盖(4),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6)由弹性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屑收纳盖(4、8),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8)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屑收纳盖(4、8),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屑收纳盖(4、8)还包括设于所述接触面部(41、81)的粘接材料(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DKTWICELL株式会社,未经FDKTWICELL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1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