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2888.6 | 申请日: | 201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11/00 | 分类号: | A44C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手机 辐射 大小 手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
背景技术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而手机的辐射大小也是人们关心问题之一。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过去二十年间,美国和欧洲的脑肿瘤病例数增加了40%,在各个年龄阶段脑肿瘤的发生率都有所升高,但是在20到40岁的男性中发挥生率最高。而且,在白领人士中脑肿瘤的发生最高,包括知识分子和职业人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环境因素,比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和接触电磁场的影响还不能够完全排除。而近30年来,我国城市男性脑肿瘤发生率增长了100%,女性增加了50%,这也可能与手机的频繁使用有关。虽然,国内外的科学试验并没有完全证实手机及其他电磁辐射与脑肿瘤有直接的关系,而手机又是我们必要的通信手段,那我们可否尽可能的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呢?手机在拨号、接通、通话、待机等过程中,其电磁辐射差异很大,那一般人如何确认手机的辐射大小并没有合适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该手链采用简单的电路将手机的辐射转化为电流驱动发光二极管,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的闪光情况获知辐射大小水平,为降低手机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提供参考,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且安装简单、使用效果好,具有使用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包括手链链绳、装饰珠和闪光珠,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珠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包裹的一辐射接收和发光电路,所述辐射接收和发光电路包括接收天线和与接收天线串联的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二极管、与二极管串联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与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并联的耦合线圈。
上述的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中还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与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并联。
上述的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中还包括一电阻,所述电阻与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串联。
上述的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链链绳上安装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闪光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监测电磁辐射灵敏。
2、闪光珠所包裹的接收和发光电路均不含电池,从而可以保证长久使用。
3、手链中,不同的闪光珠的发光颜色不同,可以增加趣味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且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监测手机电磁辐射的大小,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手机的电磁防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链链绳; 2-闪光珠; 3-电路板;
4-装饰珠; 5-搭扣; 6-接收天线;
7-二极管; 8-发光二极管;9-耦合线圈;
10-电阻; 11-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监测手机辐射大小的手链,包括手链链绳1、装饰珠4和闪光珠2,特别是:所述闪光珠2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包裹的一辐射接收和发光电路构成的电路板3,辐射接收和发光电路3包括接收天线6和与接收天线串联的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二极管7、与二极管7串联的发光二极管8以及与二极管7和发光二极管8并联的耦合线圈9。
工作过程是:手机发射的电磁辐射部分由接收天线6接受并产生电磁变化,耦合线圈9受到接收天线6电磁变化感应出电流,并通过二极管7的滤波变成直流电,该直流电流过发光二极管8并产生亮光。在相同的距离,手机发射的电磁辐射大小变化,会导致发光二极管8发出亮光的强弱,手机使用人通过观察闪光珠2亮度的变化了解手机的辐射大小。
优选的,所述的手链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闪光珠2。
所述的手链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闪光珠2中,不同的闪光珠2中的发光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8的发光颜色不同。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