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舰拦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1011.5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善骏 |
主分类号: | B64F1/02 | 分类号: | B64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舰拦阻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飞机降落的着舰拦阻装置方案,主要是用于减少飞行器降落时的滑行距离,适用于在航母、机场的飞机跑道上设置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着舰拦阻装置,随着中国国际防务责任的加强和领海主权逐渐被蚕食,舰艇上飞行起落的安全形势越来越成为问题,特别是飞机在舰艇上的安全降落是建造航母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鉴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先进的着舰拦阻装置,用于安装在航母、机场的飞机跑道上,从而能减少制约设计制造航母、机场的因素,发掘出舰艇、机场的更多适应性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着舰拦阻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飞机降落的着舰拦阻装置方案,主要是用于减少飞行器降落时的滑行距离,用于安装在航母、机场的飞机跑道上,从而能简便实用、减少制约设计制造航母、机场的因素,发掘出舰艇、机场的更多功能,本装置方案也是这种着舰拦阻装置的基本形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由于舰载机降落时速度比较大,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不能完全满足飞机降落的滑行距离要求,因此,必须借助着舰拦阻装置产生的阻力协助其降落,基本方式主要是在飞机着舰时,由拦阻索导向装置16上的弓起装置支起拦阻索15至适合的高度,拦阻索15两端是分别与左滑块1、右滑块2内的左绕绳器3、右绕绳器4分别相连的,参照美国航母舰载机其尾部设有尾钩,准备着舰时飞机放下尾钩,飞机着舰后尾钩挂住拦阻索15,带动拦阻索15拖动左滑块1、右滑块2同时分别在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内获取逐渐增大和/或变化的空压阻力向前滑动使飞机减速并停止。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的前腔通过滑气回管7连接到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后腔,滑气回管7上有滑气回管调节阀10;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的前腔分别连接管缸前调节管9两端,管缸前调节管9上有管缸前调节阀12;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的后腔分别连接管缸后调节管8两端,管缸后调节管8上有管缸后调节阀13;左滑块1、右滑块2同时分别在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滑动排出的气流通过滑气回管7补偿到左阻尼管缸5、右阻尼管缸6后腔或通过滑气回管前旁阀11排出,滑气回管调节阀10、滑气回管前旁阀11、滑气回管后旁阀14可以通过调节控制气流的方式调节控制飞机滑动需要的拦阻阻力,必要时管缸前调节阀12管缸后调节阀13和滑气回管前旁阀11滑气回管后旁阀14联合外部另外设置的装置压气或抽气配合本发明装置工作加强上述效果,可以获取更理想的拦阻,飞机被拦阻停机后,尾钩与拦阻索15脱勾。拦阻索15脱勾后管缸前调节阀12和管缸后调节阀13开始工作带动左滑块1、右滑块2牵动返回拦阻索15,同时可以在左滑块1右滑块2内设置弹性或电动的左绕绳器3、右绕绳器4绕回一些拦阻索15回复到原来位置,准备接收拦阻下一架飞机降落。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着舰拦阻装置,由于是采用拦阻索15两端分别与左滑块1、右滑块2内的左绕绳器3、右绕绳器4分别相连,飞机着舰后尾钩挂住拦阻索15,带动拦阻索15拖动左滑块1、右滑块2分别同时在左阻尼管缸5和右阻尼管缸6内获取逐渐增大和变化的阻力向前滑动使飞机减速并停止,从而能简便实用、减少制约设计制造航母、机场的因素,发掘出舰艇、机场的更多功能。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原理示意图,参照图1本发明主要有左滑块1、右滑块2、左绕绳器3、右绕绳器4、左阻尼管缸5、右阻尼管缸6、滑气回管7、管缸后调节管8、管缸前调节管9、滑气回管调节阀10、滑气回管前旁阀11、滑气回管后旁阀14、管缸前调节阀12、管缸后调节阀13、拦阻索15、拦阻索导向装置16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善骏,未经孙善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1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