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的养殖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80809.8 申请日: 2011-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2487895A 公开(公告)日: 2012-06-13
发明(设计)人: 林国文;全汉锋;王兴春;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 林国文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2000 福建省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口 革囊 人工 育苗 养殖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的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捕和围垦活动加剧,可口革囊星虫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量越来越少,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只能靠进一步发展其养殖业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优质苗种来保障。国内对可口革囊星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殖、同工酶、营养成分分析等方面,除本发明所对其进行人工育苗,2006年培育46.5万只稚虫、2007年培育430万只稚虫外,未见其他培育批量苗种及一套完整、成熟的人工育苗工艺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的养殖技术。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⑴亲体选择:选择在7~8月对雌性亲体解剖后,通过肉眼观察体液内呈浓绿色,而镜检时卵细胞卵径100~130μm,中间有一较透亮胚泡,这种海区亲体不具受精能力;

⑵催产:采用阴干刺激6~8小时后,解剖雌性亲体,观察部分雌性亲体两条肾管收集满卵细胞,呈浓绿色,卵径130μm以上,胚泡消失,部分雄亲体两条肾管收集满精子,呈乳白色或米黄色,精子具活动能力;

⑶产卵孵化:把沉性、粘性的受精卵,收集到孵化池孵化; 

⑷初期海球幼体培育:海球幼体前期日投饵一次,保持角毛藻2~5万个/ml、微绿球藻0.8~1.0万个/ml、扁藻0.1~0.2万个/ml,日换水40~50%;

⑸后期海球幼体培育:海球幼体后期日投饵两次,保持角毛藻1~3万个/ml、微绿球藻1.0~1.5万个/ml、扁藻0.2~0.4万个/ml,日换水60~80%;

⑹附着基投放:选择海区表层软泥为附着基,软泥经彻底煮沸, 投放时间为初孵海球培育13天后,附着基厚度为3mm,附着基投放后停气沉淀1天;

⑺稚虫培育:日投两次饵料,饵料以池塘培养的混合藻(主要为硅藻)为主,扁藻0.3~0.5万个/ml ,结合投喂的螺旋藻,日换水80~120%,最后培育出健康苗种。

所述孵化池的长宽为6m×4m,水深1m,孵化密度为20~30万粒/m3,连续大气量充气,气石布设为0.5个/m2;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通过选择成熟的亲体、催产、孵化、海球幼体培育、附着基投放、稚虫培育、饵料投喂及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掌握一套完整的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工艺,培育出来的苗种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例如2006年培育46.5万只稚虫(体长1103.2~2124.5μm)、2007年培育430万只稚虫(体长844.3~1783.2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⑴亲体选择:选择在7~8月对雌性亲体解剖后,通过肉眼观察体液内呈浓绿色,而镜检时卵细胞卵径100~130μm,中间有一较透亮胚泡,这种海区亲体不具受精能力;

⑵催产:采用阴干刺激6~8小时后,解剖雌性亲体,观察部分雌性亲体两条肾管收集满卵细胞,呈浓绿色,卵径130μm以上,胚泡消失,部分雄亲体两条肾管收集满精子,呈乳白色或米黄色,精子具活动能力;

⑶产卵孵化:把沉性、粘性的受精卵,收集到孵化池孵化。 

⑷初期海球幼体培育:海球幼体前期日投饵一次,保持角毛藻2~5万个/ml、微绿球藻0.8~1.0万个/ml、扁藻0.1~0.2万个/ml,日换水40~50%;

⑸后期海球幼体培育:海球幼体后期日投饵两次,保持角毛藻1~3万个/ml、微绿球藻1.0~1.5万个/ml、扁藻0.2~0.4万个/ml,日换水60~80%;

⑹附着基投放:选择海区表层软泥为附着基,软泥经彻底煮沸, 投放时间为初孵海球培育13天后,附着基厚度为3mm,附着基投放后停气沉淀1天;

⑺稚虫培育:日投两次饵料,饵料以池塘培养的混合藻(主要为硅藻)为主,扁藻0.3~0.5万个/ml ,结合投喂的螺旋藻,一日换水80~120%,最后培育出健康苗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文,未经林国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