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0694.2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风;刘水平;董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2 | 分类号: | H01G4/002;H01G4/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电压 互感 器用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用元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
背景技术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组成,电容分压器和耦合电容器由高压电瓷外壳,外壳内的心子和金属扩张器组成;心子由若干元件串联组成。电容分压器和耦合电容器主要部分是元件,元件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并且关系到产品质量好坏、安全可靠性。
传统的元件结构包括极板、介质层、绝缘衬垫和引线片,一起卷绕后再压扁。绝缘衬垫在开始绕制时放入,只起固定元件作用;两对引线片在元件卷绕一半圈数时分别放在两个极板上,两对引线片是相对放置。
上述结构存在许多隐患:1.插引线时可能会对铝箔极板造成损伤;2.引线片边缘可能存在毛刺,焊接处也可能存在尖角、毛刺,同时焊接时可能对介质造成损伤。3.元件的引线片周围场强分布不均匀。4.元件的浸渍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避免引线片在插入时划伤介质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包括极板、介质层、绝缘衬垫和引线片,所述极板放置在介质层上然后一起卷绕,所述引线片在卷绕到一半圈数时自动插置在极板和介质层之间,且引线片沿与卷绕方向垂直的的方向伸出介质层,另一端缩至介质层内,所述绝缘衬垫设置在介质层和引线片之间,且绝缘衬垫在引线片伸出介质层的一端伸出介质层,引线片除伸出介质层的一端外其他各个端部均缩至绝缘衬垫内或与绝缘衬垫平齐。
所述绝缘衬垫在与卷绕方向垂直的方向尺寸略大于介质层相应的尺寸,且绝缘衬垫在卷绕方向的尺寸略大于引线片相应的尺寸;
所述引线片伸出介质层外面的尺寸与引线片缩至引线片内部的尺寸相等;
所述绝缘衬垫伸出介质层的尺寸小于引线片伸出介质层的尺寸;
所述绝缘衬垫为电缆纸;
所述极板为铝箔;
所述介质层为薄膜。
本发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绝缘衬垫放在引线片与介质层之间,避免引线片在插入时划伤介质层,解决了元件中介质层受压力不均和引线片周围场强不均的问题;绝缘衬垫伸出元件外面,增加两对引线片绝缘距离,防止两对引线片放电;绝缘衬垫也可当元件中内衬,使得元件较“硬”,便于搬运和压装,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元件引线片与衬垫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元件,包括极板1、介质层3、绝缘衬垫5和引线片7。极板1放置在介质层3上然后一起卷绕,其中,极板1的宽度小于介质层3的宽度,当卷绕到一半圈数时,将一对引线片7分别插置在极板1与介质层3之间,其中引线片7的一端沿宽度方向伸出介质层3,另一端尚未伸出介质层3,接着,将绝缘衬垫5放置在引线片7与介质层3之间,其中,绝缘衬垫5在露出引线片7的一端伸出介质层3,而另一端与介质层3平齐,绝缘衬垫5的宽度略大于介质层3的宽度,且绝缘衬垫5与宽度垂直的方向的尺寸也略大于引线片7的尺寸,引线片7放在绝缘衬垫中间部位,也就是说引线片除伸出介质层的一端外其他各个端部均缩至绝缘衬垫内或与绝缘衬垫平齐,卷绕完后,把伸出介质层外面的两对引线片分别翻折在介质层上下两面压平即得元件。
图2为新型元件引线片7和绝缘衬垫5的位置,两对引线片7在卷绕到一半圈数时分别插在极板与介质层之间,插入的引线片长度为引线片长度一半,另一半伸出介质层外侧,两对引线片7相对放置;在放置两对引线片7的同时把绝缘衬垫5(电缆纸、两个,便于机器手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放在引线片7与介质层3之间,绝缘衬垫在引线片伸出介质层的一端伸出介质层外侧,绝缘衬垫在引线片未伸出介质层的一端与介质层平齐,绝缘衬垫在与宽度垂直的方向的尺寸大于引线片相应尺寸,引线片7放在绝缘衬垫中间。绕卷完后,把伸出介质层外面的两对引线片分别翻折在介质层上下两面压平。
本发明绝缘衬垫放在引线片7与介质层之间,避免引线片7在插入时划伤介质层,解决了元件中介质层受压力不均和引线片周围场强不均的问题;绝缘衬垫伸出元件外面,增加两对引线片绝缘距离,防止两对引线片放电;增加的绝缘衬垫也可当元件中内衬,使得元件较“硬”,便于搬运和压装,不易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