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0381.7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游新锋;张振涛;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30;B01D15/08;C22B2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137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核素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7Cs是最重要的裂变产物之一,它的半衰期长(T1/2=30.17a),分支比高,射线能量适中(662keV),可以用作各种放射源。因此,其分布非常广泛,存在于乏燃料后处理废液、核电运行废液、核设施去污退役废液和实验室废液等地方。Cs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6周期I A族,很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的一价阳离子,在几乎所有的化合物中都是一价。因此,137Cs很容易进入环境。137Cs作为中等放射毒性核素,一旦进入环境,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因此,为了保证人类健康、环境安全、降低废物体积和处置费用,必须对137Cs进行处理。另一方面,137Cs由于其特殊的放射性化学性质和核性质,广泛应用核技术领域,或者作为各种放射源。目前,我国的137Cs放射性标准溶液基本上全部从国外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很好的137Cs提取技术。因此,从核废液中提及137Cs不仅可以解决放射性对环境的威胁,还可以为我国提供放射性标准溶液做准备,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137Cs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挥发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但是,关于137Cs的提取技术不同与处理技术,它要求137Cs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提取出来,这一种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提取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希望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有一定的颗粒度,机械强度大,能够进行柱操作,能够用于从放射性废液中提取137Cs。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水溶解氧氯化锆,然后再加入磷酸溶液搅拌均匀;
(2)静置、沉淀、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得到磷酸锆;
(3)用硝酸溶液溶解磷钼酸铵;
(4)将得到的磷酸锆加入到磷钼酸铵溶液中,搅拌均匀;
(5)静置、沉淀、过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然后烘干得到无机颗粒材料;
(6)用粘结剂和研磨好的无机颗粒材料搅拌均匀进行造粒,然后烘干恒重,研磨、筛分即可得到复合材料。
步骤(1)所述的磷酸和氧氯化锆的物质的量比为1∶2~2∶1。
步骤(2)所述的烘干温度控制在120~130℃之间。
步骤(3)所述的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3mol/L,最佳浓度为3mol/L;
步骤(4)所述的磷酸锆和磷钼酸铵的重量比约为1∶1。
步骤(5)所述的洗涤过程要不断测定洗涤液的pH值,止到pH=4时,洗涤才能结束。
步骤(5)所述的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步骤(6)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其中聚乙烯醇占 总的复合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10%。
步骤(6)所述的烘干温度在50~60℃之间。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1)该材料对Cs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其对Cs的Kd>104ml/g,满足从复杂体系中分离、提取137Cs的要求;(2)该合成方法涉及的操作简单,合成制备条件容易控制;(3)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大,可研磨筛分得到不同的粒径;(4)该颗粒机械强度大,柱操作过程中没有水解阻塞吸附的现象;(5)该复合材料吸附137Cs后,解吸方便,只需采用铵盐淋洗即可,同时若采用氯化铵进行解吸,解吸后将溶液进行蒸发除去氯化铵后即可得到纯的137Cs水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图。
图2为用本发明的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复合材料对137Cs的分配比随铵离子浓度变化的曲线。
图3为用本发明的一种提取铯-137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复合材料对137Cs的吸附率随铵离子浓度变化的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