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旋流剪切振动发生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619.4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郭金平;齐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剪切 振动 发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工程中,用于旋流顶替固井的井下旋流剪切振动发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流顶替固井一般采用螺旋流顶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活动套管旋流顶替固井技术,原理是通过顶替过程中旋转套管实现固井流体的螺旋流动;缺点:由于旋转扭矩过大,转速不能太快,导致固井效果不理想;加大转速,则作业风险加大,尤其是大斜度井、水平井固井,这一技术更是受到限制。②采用固井旋流器,该旋流器主要由外管、内管和螺旋形流道组成,旋流器流道在内管上设有进液孔,在外管上设有出液孔,将内管放外管中用外管与其它管相连的螺纹顶紧,这种固井旋流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果;其缺点在于:固井流体需要通过内管进入外管这个过程才能旋流,这一过程会消耗很多固井流体的动能,降低了固井流体的流动能力,也限制了产生的旋流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固井液的旋流强度,提高固井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旋流剪切振动发生器装置。该装置兼顾旋流、剪切和径向振动脉冲的综合效果,形成井下旋流剪切振动,从而提高水泥石的强度性能,提高固井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旋流剪切振动发生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接箍、外筒及导流座,其中,所述外筒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旋流发生器,外筒内孔下部依次置有剪切转子、振动转子及旋流转子。
为了加强旋流效果,所述的旋流发生器、剪切转子、振动转子及旋流转子上均带有螺旋式叶片;所述的剪切转子、振动转子及旋流转子通过轴承固定在轴上,轴的两端固定在导流定子上,导流定子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定子上带有导流孔;所述的导流座上带有下导流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是技术方案,在外筒的内孔设置转动的剪切转子、振动转子及旋流转子,当水泥石通过剪切转子时,通过高速剪切分散,使水泥颗粒充分均匀地分散到液流中,提高液流的流变性,获得均匀分布的液体,从而得到完全湿润和分散均匀的水泥石;再经振动转子产生径向振动脉冲,可以冲刷套管柱和井壁上的泥饼、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提高顶替效率,从而提高水泥石的强度性能,提高固井质量;旋流转子可以增加井壁的周向剪切驱动力,可以更有效地携带岩屑及冲刷井壁,提高界面胶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序号2旋流发生器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序号4剪切转子、振动转子7及旋流转子9的截面图。
图中 1-接箍,2-旋流发生器,3-外筒,4-剪切转子,5-锁紧螺钉,6-轴承,7-振动转子,8-导流定子,9-旋流转子,10-导流座,11-下导流孔,12-导流孔,13-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至图3所示,该井下旋流剪切振动发生器装置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接箍1、外筒3及导流座10,其中,所述外筒3的上部外壁上由锁紧螺钉5固定旋流发生器2,外筒3内孔下部从上至下依次置有剪切转子4、振动转子7及旋流转子9;所述的旋流发生器2上带有均布的螺旋叶片且为塑料材质,如图2所示,而剪切转子4、振动转子7及旋流转子9为金属结构,其上均布有螺旋叶片,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例中,螺旋叶片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的剪切转子4、振动转子7及旋流转子9通过轴承6固定在轴13上,轴13的两端固定在导流定子8上,导流定子8由锁紧螺钉5固定在外筒3的内壁上;所述的导流定子8上带有导流孔12;上述的导流座10上带有下导流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标签的机箱面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重核壳结构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