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9413.1 申请日: 2011-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3125377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赵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 赵新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扶桑 花幼胚离体 培养 及其 专用 培养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特别涉及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

背景技术

扶桑花(H.rosa-sinensis)别名朱槿、大红花。扶桑花、叶、茎、根均可入药,主用根部。花含棉花素、槲皮苷、矢车菊葡萄糖苷、山奈醇、醋类、秸液质、维生素。叶及茎含萨壳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类及酶等。根含支鞣质。扶桑花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利尿、消肿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鼻血、月经不调等病症。扶桑叶,主要用于皮肤生疮。扶桑根的功效与扶桑花相同。除4个常用的栽培种外,还有许多野生种。野生种和近缘种中蕴藏着许多抗盐、抗旱和抗病虫优良基因,将这些有益基因通过种间杂交转育到栽培种中,是拓宽扶桑花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种属间的遗传隔离,杂种胚常常败育致使杂交难以成功。幼胚(珠)离体培养技术通过人为改善幼胚发育条件,提供幼胚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促使幼胚发育成植株,为创造遗传新种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将幼胚培养技术应用于常规育种程序中,可节省扶桑花子成熟和种子萌发前的休眠时间,在不影响世代间选择程序的情况下,缩短扶桑花植株的发育周期,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快速培育棉花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解决了传统栽培中的缺陷,节省扶桑花子成熟和种子萌发前的休眠时间,在不影响世代间选择程序的情况下,缩短扶桑花植株的发育周期,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快速培育棉花新品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根据培养扶桑花幼胚特性调整多效唑、核苷酸、L-谷氨酰胺、吲哚丁酸的精确用量;培养基pH值为6.0~6.5;由以下组分以重量百分数组成:多效唑65%~75%、核苷酸5~10%、L-谷氨酰胺5~10%、吲哚丁酸5~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一、取开花后20~25天的扶桑花幼胚,放入温度为28±2℃、相对湿度为40%~50%的培养室或培养箱中干燥处理2~4天;

二、扶桑花幼胚剥取将干燥后的扶桑花幼胚用70%乙醇浸泡杀菌30秒,或者蘸取95%乙醇点燃,进行幼胚表面灭菌;用灭菌解剖刀剖开幼胚,将幼胚放入盛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中,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瓶,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三、组织培养室中,培养温度30±2℃,光照强度1500~2500Lux,光照时间12~15小时光照;9~12小时黑暗。

所述培养扶桑花幼胚特性调整多效唑、核苷酸、L-谷氨酰胺、吲哚丁酸的精确用量;培养基pH值为6.0~6.5;由以下组分以重量百分数组成:多效唑65%~75%、核苷酸5~10%、L-谷氨酰胺5~10%、吲哚丁酸5~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扶桑花幼胚离体培养及其专用培养基,其有益效果在于:培养基由氨基酸,同时配合一定用量的植物激素成分和扶桑花幼胚干燥处理等培养方法,实现了扶桑花离体幼胚的直接萌发成苗和植株形成;用此培养体系培养开花后20~25天的离体幼胚,可使幼胚直接萌发并发育形成植株,其幼胚成苗率达4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一、取开花后23天的扶桑花幼胚,放入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40%8的培养室或培养箱中干燥处理3天;

二、扶桑花幼胚剥取将干燥后的扶桑花幼胚用70%乙醇浸泡杀菌30秒,或者蘸取95%乙醇点燃,进行幼胚表面灭菌,用灭菌解剖刀剖开幼胚;

三、将幼胚放入盛有专用培养基中,根据培养扶桑花幼胚特性调整多效唑、核苷酸、L-谷氨酰胺、吲哚丁酸的精确用量;培养基pH值为6.2;由以下组分以重量百分数组成:多效唑75%、核苷酸5%、L-谷氨酰胺10%、吲哚丁酸10%;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瓶,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四、组织培养室中,培养温度30℃,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时间13小时光照;11小时黑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红,未经赵新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