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女性雌激素敏感性毒副作用易感基因无创检测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138.3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加奎;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女性 雌激素 敏感性 副作用 基因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女性雌激素敏感性毒副作用的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根据检测结果从基因层面评估女性雌激素代谢方面的风险级别,并作为更年期雌激素的用药指导。
背景技术
更年期指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进入更年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阶段,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升高以及不适应机体内分泌的重新调整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导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科学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在女性全身组织和器官的细胞膜上,当雌激素减少时,这些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退行形变或代谢上的变化,进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心理的失衡,引起各系统改变的综合症候群。目前认为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雌激素分泌减少是引起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雌激素降低的水平与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度基本呈正相关。
为了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雌激素替代疗法即由外界供给维持身体需要的雌激素水平被广为使用。但是临床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使用雌激素后,却导致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目前认为这部分女性对雌激素极为敏感,服用雌激素会造成乳腺细胞和子宫内壁上皮细胞快速分裂,癌细胞突变的机会增加,诱发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
因此,建立简单、快速的女性雌激素敏感性毒副作用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女性在雌激素代谢及解毒能力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基因型,及时筛查出对雌激素敏感的女性高危人群,从而调整雌激素替代疗法用药方案,这对于降低女性乳腺癌、子宫肌瘤发病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ER-α基因Pvu II(rs2234693)、XbaI(rs9340799),CYP17基因MspA1 I(rs743572)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可用来评估女性雌激素生物学功能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女性雌激素敏感性毒副作用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
该试剂盒包括:
检测ER-α基因Pvu II(rs2234693)、XbaI(rs9340799),CYP17基因上MspA1I(rs743572)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对及DNA测序引物;
PCR反应组件(包括Taq酶、dNTP混合液、反应缓冲液、ddH2O等);
PCR产物纯化组件(包括SAP酶、ExoI酶、ddH2O等);
DNA测序反应组件(包括BigDye mix,EDTA溶液、10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HIDI溶液、ddH2O等)。
本发明试剂盒的组分和含量包括:
PCR反应体系:10×PCR反应缓冲液2.5ul;25mM dNTP混合液0.2ul;5U/ul Taq DNA聚合酶0.125ul;20uM特异性引物对(每条引物各0.25ul);ddH2O19.175ul。
PCR产物纯化体系:1U/ul SAP酶0.75ul;10U/ul ExoI酶0.375ul;ddH2O3.875ul。
测序反应体系:25%BigDye mix 1ul;3.2uM DNA测序引物1ul;125mMEDTA溶液1ul;100%乙醇溶液15ul;70%乙醇溶液30ul;HIDI溶液8ul;ddH2O2ul。
本试剂盒供一人份检测应用,试剂盒的保存温度为-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检测试剂盒的使用
1、抽提DNA模板
刮取受检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
2、PCR扩增反应
使用检测试剂盒中的PCR反应组件,其中,含有下列引物对:
(1)ER-α(Pvu II)/ER-α(XbaI)正向引物:5′TCTCCCACCTCAGCCTTACA3′
ER-α(Pvu II)/ER-α(XbaI)反向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