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8747.7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罗秀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27/18;C08K13/04;C08K3/34;C08K5/20;C08K5/098;C08K7/1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pa66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6(PA66)是发展最早的合成纤维,是聚酰胺类中最重要的产品,既可以作纤维,也可作工程塑料。PA66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如强度高、刚性好、抗冲击、耐油及化学品、耐磨和自润滑性好等,广泛运用于齿轮、轴承、风扇叶片、自行车零部件、汽车行业零配件、电子电气、精密工程制品、医疗、体育器械等方面。
由于尼龙材料的吸水率高和收缩率大等缺点,吸水后的尼龙料严重影响了其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在精密零件等方面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尼龙材料具有吸水率高和收缩率大等缺点,吸水后的尼龙料严重影响了其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在精密零件等方面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PA66树脂 65-76%;
PA6树脂 10-15%;
耐磨剂 2%;
复合润滑剂 1.5%;
抗氧剂 0.3%;
硅灰石粉 10-15%;
滑石粉 0.1%;
偶联剂 0.3%。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PA66树脂粘度要求中粘,所述的PA6树脂粘度要求中粘。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耐磨剂选择聚四氟乙烯微粉。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复合润滑剂选择芥酸酰胺及硬脂酸钙复配,前者与后者复配比例:1∶0.2。芥酸酰胺熔点78-81℃,酸值≤1;硬脂酸钙熔点:155-175℃。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抗氧剂为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的复配混合物,复配比例是2∶1,或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硅灰石粉为针状硅灰石粉,长要求0.5-1mm。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滑石粉,密度2.7-2.8g/cm2,细度3000目,白度≥95%。
以上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沸点290℃,颜色要求透明无色。
所述一种稳定性好的PA66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下列重量份秤取原料;
PA66树脂 65-76%;
PA6树脂 10-15%;
耐磨剂 2%;
复合润滑剂 1.5%;
抗氧剂 0.3%;
硅灰石粉 10-15%;
滑石粉 0.1%;
偶联剂 0.3%;
步骤2、将PA66树脂,PA6树脂、偶联剂、在100-150r/min混合1-2min;
步骤3、加入复合润滑剂、耐磨剂、和其他改性助剂在400-500r/min下混合10-15min,形成混合物料;
步骤4、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挤出,造粒: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150-180℃、二区260-270℃、三区260-270℃、四区260-270℃、五区240-250℃、六区230-240℃、七区200-210℃、八区200-210℃、机头250-270℃,其中,七区开真空口进行抽真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350-450r/min。
其中,本发明配比组份中PA66树脂、PA6树脂的功能是作为改性产品的主体材料,在刚性和韧性起主导作用。
其中,本发明配比组份中耐磨剂、复合润滑剂的功能是进一步加强材料的耐磨性和减少材料加工过程的摩擦,使各组分分布均匀。
其中,本发明配比组份中抗氧剂的功能是减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氧化,及材料的变色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