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血管灌注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8289.7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徐芝慧;吴芳芳;孟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血管 灌注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血管灌注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器官血管的灌注,研究人员一般采用注射器、连接管、注射针头,连接管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针头,注射器包括有活塞手柄、活塞管、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头部,通过人工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手柄,注射器内的注射液经连接管流入注射针头实现对灌注器官中血管的输液操作,但是利用这种注射针头对器官内微血管进行灌注时,由于注射针头为钢针,这种注射针头较粗,口径较大,不能插入微小器官较细的血管中,强行插入对血管损伤较大。
现有的研究人员在将液体灌入器官系统内时,为减少对器官血管的损伤,通常连接于动脉,并对其灌注压力进行控制,以往在进行微血管的灌注时,研究人员采用微泵或其他泵并通过液体滴注的高度,然后连接于麻醉所用的套管,而血管粗细不一,但是目前医用注射器针头较粗,并且针头为钢针,质地硬,容易损伤血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血管灌注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血管灌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血管灌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麦管,将麦管的两端夹持固定,并对麦管的中部进行加热至麦管软化,将麦管移开并用两手轻拉麦管的两端,麦管中部软化部位被拉伸,观察麦管内径,选取合适内径的麦管,将麦管从中间剪短,得到2根灌注微管;
(2)灌注微管被剪切的一端为穿刺端,将灌注微管的穿刺端置于温度为60~80℃的恒温台上加热2~4min,微微抿动灌注微管,将穿刺端加热钝化;
(3)将灌注微管浸泡在70~8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过夜,台中风干,并用环氧乙烷灭菌备用;
(4)备皮消毒,暴露所要灌注的动脉,用动脉夹夹持动脉,同时结扎对应的静脉,在灌注动脉上点剪出小孔,取灌注微管,将灌注微管的穿刺端从小孔中插入,固定,再剪断静脉,将灌注微管远离穿刺端的一端与注射针头连接,将针头与微泵连接管连接,最后将微泵与注射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灌注微管的内径。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观察更为直观,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灌注微管的内径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中的灌注微管采用丝线的方式进行固定。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可以有效地将灌注微管与血管有效固定,避免在灌注过程中,灌注微管脱离血管,无法完成对器官的灌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微血管灌注方法采用灌注微管与微泵以及注射针头连接设置,实现了微血管的灌注,并且降低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血管灌注装置,包括包括有注射器、注射针头、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用于连接注射器、注射针头,所述的注射器包括有活塞手柄、活塞管、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针头上设有灌注微管,所述的灌注微管包括微管本体,微管本体的一端设有穿刺端,所述的穿刺端的内径逐渐缩小,穿刺端较小口的一端远离微管本体。
优选地,所述的穿刺端的末端钝化设置。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穿刺端的末端采用钝化设置可以防止在将注射针头插入器官血管时,损伤血管。
优选地,所述的穿刺端与微管本体所在直线位置成20~60°角。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方便研究人员将灌注微管的穿刺端插入血管。
优选地,还包括有注射微泵,所述的注射微泵包括有注射命令接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活塞手柄运动的执行器,所述的注射命令接收器经控制器控制执行器。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在对器官进行血管注射时,可以利用注射微泵将注射器夹紧,不需要研究人员用手拿住注射器,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注射液压力、流量的稳定性。
麦管是常规应用于临床的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主要用于胚胎和配子的冷冻保存,方便、无毒、安全,且透明容可观察灌注输液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微血管灌注装置采用灌注微管与微泵以及注射针头连接设置,实现微细血管的灌注,实现了微血管的灌注,并且降低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本发明的微血管的灌注微管的粗细可调外径可达≤30G,尤其是具有进行微小器官灌注的优势;与钢针相比,麦管质地相对柔软,末端可以加热磨平做到尽可能光滑,减少对穿插血管的损伤,灌注针穿刺部与连接部夹角可调,以符合操作者习惯,方便穿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烟气净化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取标本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