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组合物和一种人造大理石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7857.1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秦佑斌;马桂英;朱俊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8 | 分类号: | C04B2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大理石 原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组合物和一种人造大理石。
背景技术
人造大理石为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其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填充料制成,色彩多样,具有天然花岗岩的外观和质感,同时具备合成材料的可加工性能,在建筑装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固化剂、促进剂、填料以及各种阻燃助剂混合搅匀,然后在模具中固化成型。该人造大理石虽然具有一定阻燃性,但在接触明火时仍会被点燃,且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该人造大理石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黄、发脆以致龟裂,表面色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造大理石阻燃性较差且燃烧后产生有害气体、易发黄发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组合物,以原料组合物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原料组合物中含有20-40wt%的不饱和聚酯树脂,20-50wt%的无机填料,15-40wt%的二氧化硅气凝胶,0.2-1wt%的固化剂,0.2-1wt%的促进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造大理石,所述人造大理石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原料组合物混合均匀,转入模具中固化成型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组合物中,通过采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介电常数和导热系数,耐1200℃高温,因此使得采用该原料组合物制得的人造大理石具有轻质、优异阻燃性和耐候性优点,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表面发黄发脆;同时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无机填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保证所得到的人造大理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隔音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组合物,以原料组合物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原料组合物中含有20-40wt%的不饱和聚酯树脂,20-50wt%的无机填料,15-40wt%的二氧化硅气凝胶,0.2-1wt%的固化剂,0.2-1wt%的促进剂。
优选情况下,以原料组合物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原料组合物中含有25-35wt%的不饱和聚酯树脂,35-45wt%的无机填料,20-35wt%的二氧化硅气凝胶,0.2-0.5wt%的固化剂,0.2-0.5wt%的促进剂。
本发明中,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各种不饱和聚酯树脂,例如可以选自邻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间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或乙烯基型不饱和聚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具有高纯度、高冲击性能、低收缩率和良好耐候性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例如可采用间苯二甲酸不饱和聚酯,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无机填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各种无机填料,例如可以选自氢氧化铝粉、滑石粉、碳酸钙粉、石膏粉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白度≥94°、含水率≤0.2%、吸油度≤36、粒径为200-400目的氢氧化铝粉末;采用该氢氧化铝粉末的人造大理石,具有更高的透明质感和弯曲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剂和促进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所述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所述促进剂能有效引发固化剂释放游离基,从而引发不饱和聚酯树脂发生交联固化,缩短固化时间。
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介电常数(1.1-2.5)和导热系数(0.013-0.025w/(m·k)),耐1200℃高温,因此使得采用该原料组合物制得的人造大理石具有轻质、优异阻燃性和耐候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表面发黄发脆。同时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无机填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保证所得到的人造大理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隔音性能。
优选情况下,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隙率为80-99.8%,孔径为1-100nm,比表面积为200-1000m2/g,密度为3-500kg/m3。该优选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折射率低、杨氏模量小、导热系数低更优点,能进一步保证人造大理石具有轻质、优异的阻燃性、耐高温性、隔音性和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引入装置联通节以及连接结构
- 下一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增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