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低温循环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7639.8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13/06;C08K9/06;C08K7/14;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循环 增强 pa66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A66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低温循环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A66是聚酰胺家族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优良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耐磨、自润滑、耐冲击等诸多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但是同时PA66由于吸水性大,导致尺寸不稳定,干态和湿态性能差距大、低温性能差等缺点,尤其是在高低温交替较大的地方,PA66易发生开裂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尼龙的应用尤其是高精密、耐环境变化领域。对PA66耐低温性能,一般都是通过加入接枝弹性体,但是这样往往会降低材料的刚性和加工性,尤其是耐高温性能会急剧下降。对于PA66的耐高温性能,一般通过加入玻纤和矿物,虽然耐高温性能显著提高,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材料的耐低温性能。然而,在一些对高低温变化大的环境中,如汽车发动机周边的碳罐电磁阀使用环境为高低温交替,因此需要一种材料能够经受高低温环境的迅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能够经受高低温环境迅速变化的PA66复合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稳定的尺寸性,而且要通过长期热稳定、高温热稳定和热冲击实验。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耐高低温循环的增强PA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包含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PA66 30~60%;
PA6 15~30%;
增韧剂 5~10%;
纳米蒙脱土 5~20%;
玻璃纤维 10~30%;
抗氧剂 0.1~0.5%。
组方中的PA66树脂的粘度为2.4-3.6,PA6树脂的粘度为2.2-3.0。
组方中的增韧剂为POE接枝不饱和酸或者酸酐的接枝聚合的低聚物,为马来酸酐接枝POE,其熔融指数为2g/10min,接枝率为0.5-1%。可以是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CMG9805。
组方中的纳米蒙脱土为纯度90%-98%蒙脱土硅铝酸盐,粒径200-500目,层间距>1.9nm。
组方中的玻璃纤维为无碱长玻纤,其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具有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
组方中的抗氧剂为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体系,可以是1010/168(1∶1)。
耐高低温循环的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原料重量百分比。
第二步:除玻璃纤维外,将其他上述组分按比例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
第三步: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加工,玻璃纤维由专门的玻纤口加入,螺杆转速设定为30-40Hz,温度设定为210-230℃,熔融挤出后,造粒包装。
发明优势
本发明以普通尼龙为主要原料,采用玻纤增强改性尼龙的方法,用通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双螺杆挤出机,采用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耐高低温循环的复合材料。
本产品不仅本身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高,而且能够通过汽车领域严格的耐高低温要求,如长期热稳定实验、高温热稳定实验,以及热冲击实验。该产品克服了普通PA66增强材料耐高温与耐低温性能难以兼顾的问题,完全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制件的严格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长时间热稳定性实验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图2为高温热稳定性实验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图3为热冲击实验的时间-温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长时间热稳定性实验:按照说明书附图,图1温度曲线进行295次循环,要求整体气密性合格:泄露量≤5ml/min;
高温热稳定性实验:按说明书附图,图2温度曲线进行12次循环,要求整体气密性合格:泄露量≤5ml/min;热冲击实验:
将说明书附图,图3温度曲线进行288次循环,要求整体气密性合格:泄露量≤5ml/min;
实施例1~7比较例8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的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空调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用芦苇做原料压制芦束板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