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6900.2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惠;陈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仁惠;陈伯霖 |
主分类号: | D04B15/54 | 分类号: | D04B15/54;D04B1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杨建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更换 胶圈 不规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送纱装置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应用于快速更换胶圈的不规则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1中所示,其为现有送纱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现有的送纱装置9包括有送纱本体90及导纱板91,送纱本体90一端下方设有凹槽92,用以送纱装置9固设于圆针织机上(未图示),送纱本体90的另一端设有驱动单元93,且以驱动轴931输出其动力,驱动轴931上驱动枢设有送纱轮94,送纱轮94轮面上设有一胶圈941。
导纱板91略成一L形板,其上设有定位孔911,定位孔911可由螺杆912螺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下方相对的螺孔901,且导纱板91上设有复数排列的固定孔913,固定孔913用以供导纱单元95固定。导纱单元95上各枢设有导纱臂951。
于需求送纱时,送纱装置9其导纱单元95上所枢设的导纱臂951会靠向送纱轮94,使纱线尽量与送纱轮94轮面上的胶圈941发生接触,使纱线可随送纱轮94的转动方向被送出。
随着纱线与送纱轮94轮面之间接触送纱的时间增加,送纱轮94轮面上所设有的胶圈941会逐渐磨损而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胶圈941,但由于现有的送纱装置9进行组装时是将导纱板91螺锁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上,再于导纱板91上装置固定有导纱单元95,使导纱单元95与送纱轮94相对位置如图11中所示交错排列,故于需要更换胶圈941的情况下,必须先拆下固定于送纱本体90上的导纱板91及与送纱轮94交错排列的导纱单元95,以移除挡阻于送纱轮94外围的送纱装置9元件,提供对送纱轮94轮面进行胶圈941更换所需要的作业空间,使得现有的送纱装置9于反复组装拆下导纱板91及导纱单元95以更换胶圈941的过程中,不但有步骤繁琐、费时费事的缺点,且会造成拆下组装的送纱装置9的相关元件间的相互关系的正确位置容易松动,使其产生移位而非定位于正确元件的相关位置,反而增加相关元件间定位调整作业的困难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人对现有的送纱装置进行改良,提供一种应用于送纱装置,以配合送纱装置使用,使其可快速更换胶圈的滑组机构。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不变动导纱板上送纱装置的相关导纱件与驱动轴上送纱轮的相对位置而能快速更换胶圈的滑组机构,具有操作上的简易性、便利性及效益性,以提高作业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组接座与一滑移件,该滑移件相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的底面并另装置有一导纱板,该导纱板由一枢转座枢接于该滑移件上,该滑移件与该导纱板一并相对该组接座进行往复移动,于往该机架后端移动时,该导纱板透过该枢转座相对该滑移件进行旋转,而在该送纱轮与该导纱板之间预留有一更换空间,以利于由该更换空间替换该送纱轮上的胶圈。
所述的该枢转座延伸有一第一下凸层,以供该滑移件以一轮廓略大于该第一下凸层的枢接孔套设于该第一下凸层外,该第一下凸层更延伸有一第二下凸层,以供该导纱板以一固定孔套合于该第二下凸层。
所述的该导纱板上装置固定有复数导纱件,以供该导纱件与该导纱板一并透过该枢转座相对该滑移件进行旋转。
所述的该组接座贯穿有一组以上的组接孔,并于该组接座底面设有二导凸缘,该滑移件两边各设有一滑轨块并于该滑移件外侧分别对应该导凸缘各设有一滑槽道,以供该滑移件以该滑槽道对应组合于该组接座底面的导凸缘,该组接孔中各装置有一滑动组,以利于该滑移件与该导纱板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的该滑动组具有一滚珠且部分露出该组接座底面而与该滑轨块顶面接触并相对移动中的滑移件于原处滚动。
所述的该滑动组更包含有一弹性件,该组接孔内依序先放置该滚珠再放入该弹性件并固定该滑动组于该组接孔中,使该滚珠由压缩该弹性件所提供的空间能在该组接孔底部原处滚动。
所述的该滑移件于该二滑轨块顶面共同相同位置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滚珠对应卡止于该定位槽,以定位滑移件于相对位置。
所述的该组接座两侧对应该组接孔的位置各延伸有一下挡块。
前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于送纱装置有需要更换胶圈的情况下,只需要将导纱板往后拉离下挡块,即可旋松枢接螺以一定位角度(例如180度)旋转至送纱轮相反侧处,以露出提供替换胶圈的更换空间,且于替换后,仅需要将导纱板转回旋紧枢接螺,再往前推回原位,即可再次正常进行送纱,而无须如同先前技术中反复组装拆下导纱板、导纱单元的更换过程,就能简单后拉旋转空出可供替换胶圈的更换空间以及转回向前推至正常可供送纱使用的组装结构,可以大幅简化先前技术中更换过程所需步骤、节省更换所需时间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惠;陈伯霖,未经陈仁惠;陈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卉培育温室自动遮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动扬肥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