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及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890.2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光;耿正;王巍;汪清华;张利华;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12;B23K9/32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丁敬伟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输入 垂直 气电立焊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焊接电源(1)、第二焊接电源(2)、集成电源盒(3)、第一送丝机(4)、第二送丝机(5)、第一气保焊枪(6)、第二气保焊枪(7)、供气装置(10)、控制箱(11)、摆动器(12)和焊接小车(13);其中,
所述第一焊接电源(1)和第二焊接电源(2)均与所述集成电源盒(3)的输入端连接,供给焊接工作电源;
所述第一送丝机(4)、第二送丝机(5)和控制箱(11)均与所述集成电源盒(3)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送丝机(4)和第二送丝机(5)分别与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和第二气保焊枪(7)连接,
所述摆动器(12)安装在所述焊接小车(13)上,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和第二气保焊枪(7)组成的双丝焊枪安装在所述摆动器(12)上;
所述供气装置(10)与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和水冷滑块(9)连接,所述集成电源盒(3)的输入端还连接外部网电为所述控制箱(11)提供输助电源;
所述控制箱(11)与所述焊接小车(13)和摆动器(12),用于完成起弧收弧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源(1)和第二焊接电源(2)的同极输出端同时通过所述集成电源盒(3)与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的导通连接,且所述第一焊接电源(1)另一输出端与被焊工件(14)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电源(2)另一输出端与第二气保焊枪(7)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器(12)包括有使所述双丝焊枪沿垂直于焊缝(15)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水平滑块(121),和使所述双丝焊枪在垂直气电立焊的坡口间隙内摆动的旋转摆动头(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冷却水箱(8)和水冷滑块(9),所述冷却水箱(8)与所述集成电源盒(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冷滑块(9)与所述供气装置(10)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第二气保焊枪(7)、水冷滑块(9)和冷却水箱(8)依次连接,形成冷却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电源(1)和第二焊接电源(2)均为三相电源,所述集成电源盒(3)为通讯电源盒,所述焊接小车(12)为垂直气电焊小车,所述供气装置(10)为二氧化碳气罐或者二氧化碳和/或氩气与其它保护性混合气体气罐。
6.一种低焊接热输入的双丝垂直气电立焊的焊接方法,包括将第一气保焊枪(6)靠近被焊工件(14)的待焊接部位,在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末端与被焊工件(14)的待焊接表面形成主电弧(61),并将第二气保焊枪(7)末端靠近第一气保焊枪(6)末端,在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末端与第二气保焊枪(7)末端之间形成辅助电弧(62),所述主电弧(61)和辅助电弧(62)形成复合电弧(63),与此同时,通过摆动器(12)驱使第一气保焊枪(6)和第二气保焊(7)同时沿垂直于焊缝(15)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以及在垂直气电立焊的坡口间隙内摆动,实现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熔化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焊丝的电流为I1+I2,用于熔化所述第二气保焊枪(7)焊丝的电流为I2,而用于加热所述被焊工件(14)的电流为I1,熔化焊丝的总电流为I1+2×I2,被焊工件(14)产生有效热输入的电流为I1,且所述电流I1和I2极性、方向均相同,即熔化焊丝的总电流大于对被焊工件(14)产生有效热输入的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保焊枪(6)和第二气保焊枪(7)所产生的焊接电弧在焊缝背面的成形垫板(151)与焊缝正面的水冷成形滑块(152)之间做直线运动,并在垂直气电立焊的坡口的左侧板(153)和右侧板(154)之间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8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观赏菊花蚜虫的杀虫剂
- 下一篇:移动终端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