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油橇的集液排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736.5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由胜;崔永利;于全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油深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6 | 分类号: | B67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001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橇装式加油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橇装式加油站的集液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橇装式加油站(简称加油橇)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省、投资收益高等特点,广泛受到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推崇。在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网络开发难度不断加大,成品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状况下,橇装式加油站既可以作为一种零售网络开发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成品油营销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对现有低效加油站进行改造,以及对部分固定站设立加油网点扩大经营规模,都是很好的经营理念。
然而,现有加油橇还存在着外观简陋、布局随意不科学、清扫不便、橇顶工作不安全等不足,更为严重的是,现有加油橇的油罐隧道在长久使用下容易被污物所堵塞,而堵塞的隧道位于油罐内部,难以及时清理,长此以往,将导致油品下降、出油不顺以及引发各种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油橇的集液排污装置,解决传统的橇装加油装置的清洗要掏出防爆材料进行人工清洗,非常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油橇的集液排污装置,所述加油橇的油罐内底部设有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排污装置包括一根清洗管与一根排污管,其中:
所述清洗管沿隧道长度方向伸入隧道内部,清洗管伸出油罐的一端与以清洁剂为工作介质的高压泵的出口相连接,清洗管的伸入隧道内的一端则封闭,在清洗管的管身上分布有多个喷射孔;
所述排污管一端伸入到隧道底部凹设的集液槽中,另一端伸出油罐外并与抽真空泵连接。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抽真空泵还依序连接过滤装置与废液回收装置。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罐主体呈圆柱形,两端以碗状封扣密封。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罐内部沿轴向被分隔为前仓和后仓两个区隔部分,所述油罐内对应每个区隔部分各设有一条隧道,每条隧道内设有一个所述集液排污装置。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隧道包括焊接在油罐内壁上方的梯形角钢支架、蒙焊在梯形角钢支架上的不锈钢冲孔板、以及覆盖在所述不锈钢冲孔板外面的铜丝布。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管伸出油罐的一端设有清洗端口,用于与所述高压泵的出口相连接。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管伸出油罐外的一端设有排污端口,用于与所述抽真空泵连接。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射孔的直径为8~14mm,轴向间距为80~120mm,周向间隔为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集液排污装置的设计使得油罐内的清洗方便、快捷、高效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加油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加油橇的油罐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加油橇的油罐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加油橇的油罐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液排污装置中的清洗管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液排污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分别是本发明提供的加油橇,包括油罐10以及框架结构20,该框架结构20并非本发明所论述重点,在此不予赘述。
而该油罐10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的加油橇油罐10的主视图、俯视图与侧视图,其主体11呈圆柱形,两端以碗状封扣12密封。该油罐10内部还可作区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该油罐10就沿轴向被分隔为前仓13和后仓14两个区隔部分。
如图2、图4所示,在该油罐10内对应每个区隔部分各设有一条隧道30,两条隧道30均位于油罐10的内部靠底侧位置,并沿油罐10的轴向延伸。
如图2、图3、图4所示,该隧道30包括焊接在油罐10内壁上方的梯形角钢支架(未予图示)、蒙焊在梯形角钢支架上的不锈钢冲孔板31、以及覆盖在该不锈钢冲孔板31外面的铜丝布32(可选择60目铜丝布),进入油罐10内的油必须经过该不锈钢冲孔板31以及该铜丝布32的过滤,才能进入前仓13和后仓14的其他位置,油罐10内的油也必须经过该不锈钢冲孔板31以及该铜丝布32的过滤,才能从前仓13和后仓14的其他位置进入隧道30,然后才能供应至加油枪。如此设置,使得油中的杂质能够在进出时被过滤掉,保证了供应油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油深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油深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式串并联混合式双动力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利毛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