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76468.7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温丰;原魁;柴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移动 机器人 同时 定位 地图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确定全局坐标系以及该坐标系下的移动机器人的初始位姿值;
步骤S2:记录k-1时刻的状态估计量以及对应的协方差矩阵,其中状态估计量包括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以及路标位置;
步骤S3:判断在k时刻是否能够观测到路标,如果在k时刻不能观测到路标,则进行时间更新,得到k时刻的状态估计量以及对应的协方差矩阵,返回步骤S2;如果在k时刻能够观测到路标,则进行数据关联,然后执行步骤S4;
步骤S4:判断观测到的路标是否为新的特征,如果观测到的路标是新的特征,则进行路标初始化,得到k时刻的状态估计量以及对应的协方差矩阵,返回步骤S2;如果观测到的路标是已有的特征,则进行STF预测,然后执行步骤S5;
步骤S5:对STF预测的结果进行观测更新,得到k时刻的状态估计量以及对应的协方差矩阵,返回步骤S2;
步骤S6:重复步骤S2~步骤S5,得到最后时刻的状态估计量,即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以及环境中路标的位置,实现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移动机器人采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中路标观测数据,该路标观测数据是路标相对于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信息,且该路标观测数据含有方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时间更新,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法,根据上一周期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和航位推测传感器数据,利用移动机器人运动模型,预估当前周期移动机器人的位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更新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0
其中m(k)为路标k时刻的位姿,ε(k)为零均值高斯白噪声,ε(k)的协方差矩阵为Jr用于将3维的状态向量映射为3N+3维的向量;
公式11
将运动方程g用一阶泰勒展开式近似:
其中:
则k时刻的状态向量估计值为:
k时刻的协方差矩阵P(k|k)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4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换档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数据采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