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76397.0 | 申请日: | 201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莲芬;董娜;渠淑敏;吴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莲芬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06;A61K33/12;A61K35/3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银屑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屑病的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中医古称之为“白疕”,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其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男性多于女性。银屑病容易复发,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发病的部位以头皮最常见,其次为小腿、肘部、背部、上臂、前臂、膝盖、胸部以及腹部和臀部等。常呈对称性分布,亦可沿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患者由于搔抓,患部及其周围可伴有抓痕、出血点或血痂,其附近也可有新的扁平小丘疹出现;自觉阵发性奇痒,被衣摩擦与汗渍时更剧,入夜尤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绪波动时,瘙痒也随之加剧。因瘙痒可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常伴有失眠、头昏、烦躁症状,因该病病程缓慢,常数年不愈,反复发作,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银屑病防治上,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都有许多成药和成功的治疗方法,但有的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如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的使有,其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较严重的摧残,其疗效差、反复发作令患者不满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痛苦,而且带来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能消除患者的疾患、具有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仍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制备而成:板蓝根30-60份、重楼30-60份、水牛角粉30-60份、白花蛇舌草30-60份、茯苓30-60份、丹皮15-45份、全蝎6-26份、僵蚕10-40份、滑石粉20-50份、浮萍10-40份、地肤子10-40份、牛蒡子10-40份、赤芍20-50份、生地30-60份、白藓皮30-60份、薏仁20-50份、黄柏12-40份、苦参10-40份、甘草5-35份。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优选方案是:板蓝根40-50份、重楼40-50份、水牛角粉40-50份、白花蛇舌草40-50份、茯苓40-50份、丹皮25-35份、全蝎11-20份、僵蚕20-30份、滑石粉30-40份、浮萍20-30份、地肤子20-30份、牛蒡子20-30份、赤芍30-40份、生地40-50份、白藓皮40-50份、薏仁30-40份、黄柏20-30份、苦参20-30份、甘草15-25份。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最佳方案是:板蓝根45份、重楼45份、水牛角粉45份、白花蛇舌草45份、茯苓45份、丹皮30份、全蝎15份、僵蚕25份、滑石粉35份、浮萍25份、地肤子25份、牛蒡子25份、赤芍35份、生地45份、白藓皮45份、薏仁35份、黄柏25份、苦参25份、甘草20份。
上述所述的中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片剂、膏剂、汤剂及胶囊装粉剂不同的内服药剂型。
上述所述的中药还含有药物赋形剂。
上述所述的中药用于作为治疗银屑病疾病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以调节血流循环,清心火、祛风利湿、益肾解毒、镇疼止痒、凉血化斑、增进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药物配伍得当、组方合理,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
板蓝根:性寒、味苦,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重楼: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性状:根茎类圆柱形,多较平直,少数弯曲。直径1~6cm,长4.5~12cm。表面黄棕色,少数灰褐色,较平滑;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莲芬,未经王莲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