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189.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怀远;张帅;朱艳吉;汪桂英;林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J9/40;C08J9/26;C08J9/28;C08K7/08;C08K7/26;C08K7/00;C08K3/04;B29B13/06;B29C51/10;B29C51/46;B29C67/04;B29B15/08;B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孔聚醚醚酮 润滑 耐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是在聚醚醚酮内添加微米造孔剂后烧结成型作为基体,然后向基体内部的孔中充填润滑油或脂制成,其特征是:组成基体的材料内还含有纳米造孔剂,所述纳米造孔剂是比表面≥50 m2/g的介孔氧化钛晶须、分子筛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任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的型号为MCM-41、SBA-15或β沸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基体的材料内还包括聚四氟乙烯固体润滑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基体的材料内纳米造孔剂的量,按照质量百分比为 0.1~10wt% 。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基体的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聚醚醚酮 50~89wt%
聚四氟乙烯 0~30wt%
纳米造孔剂 0.1~10wt%
微米造孔剂 10~40wt%
所述微米造孔剂包括氯化钠、聚乙二醇、尿素、甲基纤维素、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任意。
6.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孔聚醚醚酮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具体的制备方法是:
A、根据基体材料组成 ,将所有原料在120℃下干燥2-4小时,机械混匀;
B、然后将已经混匀的复合物料采用热压或冷压烧结成型,制成复合材料的基体;
C、清洗基体内的微米孔;
D、向基体中充填润滑油或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烧结成型工艺,其中热压烧结成型工艺为:热压温度370℃,压力10-30MPa下保温0.5-2小时,冷却至110℃后脱模;冷压烧结成型工艺为:冷压压力大小为40-120MPa,343-375℃下烧结2-6小时,自然降温;热压或冷压烧结成型工艺中升降温的速率为2-5℃/min。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充填润滑油或脂采用的是高温真空浸渍或压铸工艺,其中采用高温浸渍工艺时真空度为0.01-0.2bar;采用压铸工艺时渗透时间为2-24小时。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充填的润滑油或脂为通用锂基润滑脂、HP高温润滑脂、二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任意,其中润滑油分解温度大于140℃,润滑脂的滴点范围为150-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主轴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有低聚木糖的泡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