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76086.4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亦雷;杨铭;卢士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资源 集中 监测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多级分层的管理监测结构,包含进行管理控制的至少两级监控中心,以及执行光纤网络监测的若干监测站(MS·30);
每一个上级监控中心(PMC·10)以下连接了若干个下级监控中心(LMC·20);所述上级监控中心(PMC·10)向下级监控中心(LMC·20)发送控制指令,所述下级监控中心(LMC·20)向上级监控中心(PMC·10)返回监测信息;
每一个最下一级的监控中心(LMC·20)以下连接了若干个监测站(MS·30);每一个监测站(MS·30)设置有若干个监测模块(40);每个监测模块(40)与若干条光路由(50)连接;
所述监测模块(40)根据任意一级所述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光路由(50)中串接的若干条光纤(60)进行监测,并返回监测信息到监控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级所述监控中心,包含集线器(HUB·12),及分别与之连接的监测管理终端(11)和数据服务器(13);所述监测管理终端(11)还与数据报表打印机(16)连接;
还包含前置机(14)和路由器(15),也分别与所述集线器(HUB·12)连接;根据所述前置机(14)的控制指令,经由所述路由器(15)将该级监控中心与其他监控中心或监测站(MS·30)连接并进行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监测站(MS·30)包含有:
监测主机(70),其设置有OTDR装置(71);
程控多路光开关单元(72),其通过OTDR测试通路与所述监测主机(70)的OTDR装置(71)连接,还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与所述监测主机(70)连接;所述程控多路光开关单元(72)设置有多个光开关端口;
所述监测站(MS·30)的监测模块(40)包含OTDR测试模块;
所述OTDR测试模块中,将所述程控多路光开关单元(72)的其中若干个光开关端口,与被测的若干条光路由(50)对应连接;每条光路由(50)中包含若干段光纤(60),相邻两段光纤(60)之间通过跳纤(63)串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监测站(MS·30)还包含多路光功率监测单元(73),其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与所述监测主机(70)连接;所述多路光功率监测单元(73)设置有多个光功率端口,与被测的光路由(50)连接;
所述监测站(MS·30)的监测模块(40)还包含光功率监测模块,所述光功率监测模块进一步包含对应监测在用光纤(61)和备纤(62)的子模块:
监测所述在用光纤(61)的子模块中,进一步包含串接在被测光纤段内的耦合器(78),其将该段光纤(61)内经由外部光端机发送端(76)输送的光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光信号输送至外部光端机的接收端(77),另一路光信号输送到所述多路光功率监测单元(73);
监测所述备纤(62)的子模块中,进一步包含多路稳定光源(75),其与被测的备纤(62)的一端连接,并为其提供少量的激光信号;所述备纤(6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多路光功率监测单元(7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缆资源集中监测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站(MS·30)的监测模块(40)还包含结合OTDR测试与光功率监测对若干条备纤(62)进行测试的备纤监测模块;
所述备纤监测模块中,其中一条被测的备纤(62·A)一端通过一波分复用器(74),分别与一多路稳定光源(75)及所述程控多路光开关单元(72)连接;所述备纤(62·A)的另一端通过一滤波器(79)连接至所述多路光功率监测单元(73),从而对该备纤(62·A)进行单备纤光功率及OTDR的联动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0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