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透镜成像控制车灯热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5690.5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5/04;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透镜 成像 控制 车灯 热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控制车灯热点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透镜成像控制车灯热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法规FMVSS108(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中规范了机动车辆所使用“灯、反光装置以及相关设备”的相关基准,其图15-1及图15-2分别规范了远光(UPPER BEAM)车头灯和近光(LOW BEAM)车头灯的光度(PHOTOMETRIC)要求。由于FMVSS108为机动车辆的安全标准,为确保行车与行人安全,对于车灯投射光型也有具体的规范。由前述FMVSS108的图15-1、图15-2对于不同形式远光车头灯及近光车头灯在不同角度下的光度要求可知,车灯投射光线有一定的热点(HOTSPOT)范围及光度大小要求。为满足前述要求,车灯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技术以满足前述基准的规定,例如采用构造复杂的光学灯罩,该灯罩上具有许多不同特性的光学构造,使光源通过该灯罩时,利用光学构造对于通过光线产生不同的处理(聚焦、折射等等),以期使车灯射出的光线能够满足要求,然而前述光学灯罩涉及精密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故开发成本高,且产生变异的机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如何满足安全规定,又可降低开发难度,实有待进一步谋求可行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车灯光学模块利用光学原理控制车灯光型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特定形状的发光元件配合透镜成像的原理,以便较容易地使车灯产生符合规范的光型。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具备第一形状及一第一尺寸的面光源;
在面光源前方设一透镜;
决定面光源与透镜间的焦距;
根据面光源的第一尺寸与焦距决定面光源通过透镜后的张角,进而产生一具备第一形状及特定范围的车灯光型。
利用前述方法,可根据面光源的形状决定车灯光型的形状,又通过面光源相对于透镜焦平面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张角,以决定车灯光型的范围,由此可轻易地提供符合安全基准的车灯光型。
附图说明
图1A~1C是一般透镜成像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前述透镜成像原理中光源相对透镜的张角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透镜成像原理使面光源改变相对透镜的张角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面光源通过透镜投射光线的张角与车灯光型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面光源通过透镜投射光线的张角与车灯光型的又一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面光源尺寸与车灯光型范围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发明控制车灯光型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一般的透镜成像观念是当一点光源L放在一透镜M的焦点上,该点光源L通过透镜M投射出去的光线是平行于透镜M光轴的光线(如图1A所示)。然而当点光源L不是位在透镜M的焦点上,而是在透镜M焦平面上的其他位置时(如图1B、1C所示),则点光源L通过透镜M投射出去的光线将与光轴呈现一斜角,其中如图1B所示,当点光源L位于透镜M焦平面的上端时,经由透镜M投射的光线是相对于光轴向下倾斜;反之,如为图1C所示,当点光源L位于透镜M焦平面的下端时,经由透镜M投射的光线是相对于光轴向上倾斜。
由上述可知,利用前述的透镜成像特性,可以改变光的投射角度。因此,当采用的光源是在一个面上全面发光(以下称为面光源LS),则面光源LS各个发光部位是分别对应透镜M焦平面上的各个位置,因此可以定义出该面光源LS相对于该透镜M许多不同的张角θ(如图2所示),进一步而言,若采用一个面光源LS,并提供一相对于透镜M的焦距(f),即可决定该面光源LS通过透镜M投射光线的张角α(如图3所示)。
本发明利用前述原理与特性,可以将一车灯产生的光线投射在车灯安全基准(例如FMVSS 108)所规范的热点(HOTSPOT)上,并可进一步控制热点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图形化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全角度发光LED芯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