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枕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75300.4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寝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普通的枕头(所谓普通的枕头是指非保健型枕头)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枕套加枕芯,并且枕套与枕芯为分离式(分体式)结构,枕芯大都采用具有柔顺性的材料如海绵、纤维或者采用植物填充物如砻糠、果壳等等充任。这种枕头的优点可对枕套定时清洗,缺点是不利于甚至无法对枕芯实施清洗,因为一旦清洗不易晒干(如海绵枕芯),产生板结(如纤维枕芯)而失去弹性,再如采用果壳或砻糠类材料填充充的枕芯无法清洗。二是由护套包裹填充物的一体式结构,这种枕头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不足在于不易清洗。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枕头的技术方案,略以例举的如CN201630816U推荐的“一种枕芯及枕头”、CN202005554U介绍的“多功能枕头”、CN201894447U提供的“具有阻燃聚酯纤维制成絮状填充物的枕头”、CN202014934U披露的“一种多功能慢回弹海绵枕头”、CN202005559揭示的“改进的枕头”和CN 201968304U推出的“一种纤维阻燃枕头”,等等。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枕头的共同点几乎都是以填充物形式构成枕芯的,存在的通弊是弹性差、可洗性及耐清洗性能脆弱、透气透湿效果不理想,并且经时久后填充物会产生纤维尘屑而影响健康。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良,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持久地保持优异的弹性效果而藉以体现可用性、有利于清洗而藉以保障清洁卫生、有益于体现拔萃的透气性并且不会因用久后产生纤维尘屑而藉以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枕头。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的枕头本体由复数枚结构相同的既彼此以叠置方式叠合在一起又各自独立的并且布满有通孔的片材构成,并且在各片材的四周边缘的重合部位结合有一包封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片材由面组织层、底组织层和连接于面、底组织层之间的中丝组织层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面组织层和底组织层均为涤纶低弹丝或涤纶长丝,而所述的中丝组织层为涤纶粗旦单丝、锦纶粗旦单丝或丙纶粗旦单丝,面、底组织层和中丝组织层经织造而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的形状为蜂窝状。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片材的数量为3-50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结构相同的彼此叠置的并且带有通孔的片材构成为枕头本体,因此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丰富的弹性和透气透湿性,易清洗并且易干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纤维尘屑,有利于体现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片材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1:
请见图1,给出了一枕头本体1,该枕头本体1由复数枚(本实施例为六枚)结构完全相同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以叠置的方式叠设(叠合)在一起的布满有通孔111的片材11构成,当六枚片材11叠合后,在其四周边缘的重合部位优选以缝纫方式缝固有一包封条2,也就是说,由包封条2将各片材11的四周边缘固定在一起。包封条2的材料的布条,由图1所示,藉由包封条2的包封使枕头本体1的两侧(上、下面)均形成面包(食品的面包)效应。前述的片材11的数量通常在3-50枚范围,具体依据枕头本体1的总厚度和片材11的自身克重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