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5277.9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费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明峰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9/04;C08L5/08;C08L97/02;C08K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生物降解 塑料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添加淀粉的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材料,属于塑料领域。
背景技术
可降解塑料一般认为是一种通过太阳光辐射或土壤中微生物使其能分解成为低分子物的塑料,它除具有可降解性外,还应有易于加工及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能。其中在塑料中添加淀粉是常有的一种获得降解塑料的方法,但是添加淀粉的塑料具有耐水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HDPE 100份、聚乙烯醇、0.5-1.5份、硅烷化偶联剂1.2-5.5份、填料0.5-1.5份、植物纤维1-10份;热氧化降解促进剂B 10-20份、增塑剂10-20份、壳聚糖10-15份。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HDPE 100份、聚乙烯醇、1.0-1.5份、硅烷化偶联剂2.5-5.5份、填料1.0-1.5份、植物纤维5-10份;热氧化降解促进剂B 10-15份、增塑剂15-20份、壳聚糖10-15份。
所述的填料为轻质活性碳酸钙;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木料粉、农作物秸秆粉,如大豆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碳酸钙为填料,可以增大产品的稳定性,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纤维粉碎至20-200目,加入增塑剂、硅烷化的偶联剂,混合均匀,备用;
(2)将HDPE、剩余的原料混合,加入步骤(1)的材料,加入告诉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出料,用造粒机或者双螺杆制成颗粒,再将颗粒料吹塑成厚度为15-50微米的薄膜,即可获得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
聚乙烯醇(PVA)具有胶粘性,不溶于水的特点,加入塑料组份中可以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水性能,含量高于1.5份,对产品性能的提高不明显,增加生产成本。低于0.5份,对产品性能的提高不明显。
植物纤维起着骨架作用,本发明采用的作物秸秆粉,富含纤维,易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以热降解为先导的生物降解。热降解促进剂在自然环境中除发生光氧化降解之外,还易于产生热氧化降解和臭氧氧化降解,为生物降解创造条件。
壳聚糖是一种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和抗菌性,但本发明在添加壳聚糖后,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性。
本发明获得的塑料制品未采用淀粉,但生物降解完全,耐水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采用的组份单位“份”均为“重量份”。
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原料均通过市售途径获得,具体如下:
HDPE、聚乙烯醇、、增塑剂:临沂市汇兆塑料助剂厂;
硅烷化偶联剂南京奥成化工有限公司;
轻质活性碳酸钙:长兴大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植物纤维:徐水华岳工贸;
热氧化降解促进剂B天成化工;
壳聚糖: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脱乙酰度85%。
实施例1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包括以下组份:HDPE 100份、聚乙烯醇、0.5份、硅烷化偶联剂1.2份、填料0.5份、植物纤维1份;热氧化降解促进剂B 10份、增塑剂10份、壳聚糖10份。
所述的填料为轻质活性碳酸钙;所述的植物纤维为大豆秸秆;填料为碳酸钙。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植物纤维粉碎至20-200目,加入增塑剂、硅烷化的偶联剂,混合均匀,备用;
(2)将HDPE、剩余的原料混合,加入步骤(1)的材料,加入告诉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出料,用造粒机或者双螺杆制成颗粒,再将颗粒料吹塑成厚度为15-50微米的薄膜,即可获得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
实施例2
一种非淀粉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膜,包括以下组份:HDPE 100份、聚乙烯醇、1.0份、硅烷化偶联剂 2.5份、填料 1.0份、植物纤维 5份;热氧化降解促进剂B 10份、增塑剂 15份、壳聚糖 10份。
所述的填料为轻质活性碳酸钙;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木料粉。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明峰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明峰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