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75151.1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许占平;程涛;管春璞;刘新利;丛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G1/02 | 分类号: | H05G1/02;H05K7/20;G01N2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国瑞 |
| 地址: | 11800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射线 探伤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用的水冷却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工业X射线探伤机用的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X光射线仪器在各技术领域应用很广,X光射线发生器的使用量很大。由于X光射线发生器在工作中只有总功率的1%生成X射线,其它功率全部产生热能,因此X射线发生器的冷却技术对保证X射线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使用精度和性能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系统采用压缩机制冷冷却水,通过水循环给X射线发生器冷却,由于采用压缩机冷却系统,使产品的使用故障率十分高,噪音大、体积大、能耗大、重量大,产品性能下降,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外形美观、工艺性简单的水冷却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一种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下壳体总成1上连接风箱16,在风箱16上连接风扇电机7和散热器总成19,散热器总成19的上方设有加水口18,1号快速接头4与流量开关3的入口连接,流量开关3的出口与回水管2的头部连接,回水管2的尾部与散热器总成入水口20连接,吸水软管总成14与散热器总成出水口21连接,吸水软管总成14的尾部连接到传感器套筒总成13上,温度传感器17的探头固定在传感器套筒总成13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7的信号电缆连接到数字温控器10的端子上,叶片泵9的进水口与传感器套筒总成13的底部连接,叶片泵9的出水口与三通11连接, 三通11的一端与溢流阀12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总成8连接,溢流阀12的出水口与溢流软管总成15的头部连接, 溢流软管总成15的尾部与散热器总成溢流口23连接,出水管总成8的尾部与2号快速接头5连接,放水口6与散热器总成19底部的散热器总成排水口22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高效散热器,风扇电机强制对散热器冷却,达到高温回水降温目的,通过流量开关控制最小流量,通过温度传感器测温度,并通过数字温控器控制最高使用温度,使工业X射线探伤机在工作中能平稳高效的正常工作。由于装置简单,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装置工作可靠、寿命长、故障率低、由于在冷却装置中没有采用压缩机冷却系统,使得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能耗低,从而实现高效节能、高性能、高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工业X射线探伤机水冷却装置,如图1、图2所示,下壳体总成1承载装置的主要部件,在下壳体总成1上用M8螺栓连接风箱16,在风箱16上用M6螺钉连接风扇电机7和散热器总成19,散热器总成19的上方设有加水口18,1号快速接头4通过铜管与流量开关3的入口连接,流量开关3的出口与回水管2的头部连接,回水管2的尾部与散热器总成入水口20连接,吸水软管总成14与散热器总成出水口21连接,吸水软管总成14的尾部连接到传感器套筒总成13上,温度传感器17的探头固定在传感器套筒总成13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7的信号电缆连接到数字温控器10的端子上,叶片泵9的进水口与传感器套筒总成13的底部连接,叶片泵9的出水口与三通11连接, 三通11的一端与溢流阀12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总成8连接,溢流阀12的出水口与溢流软管总成15的头部连接, 溢流软管总成15的尾部与散热器总成溢流口23连接,出水管总成8的尾部与2号快速接头5连接,放水口6通过铜管与散热器总成19底部的散热器总成排水口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