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143.7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车永胜;曹亚;刘玲;陈晓燕;郭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54 | 分类号: | C07D307/54;C12N1/14;C12P17/04;A61K31/341;A61P3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乳腺癌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癌症,占所有癌症中的16%。据估计,在2004年,有519,000位女性因乳腺癌而去世。乳腺癌的发病率高达99.4/10万,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合成化学类抗肿瘤药物中绝大多数都以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以天然产物为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活性显著、结构独特、作用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小分子化学治疗药物的优势。据报道,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中超过60%来源于天然,包括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在2003年销售最好的20种抗肿瘤药物中,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占37%,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羟基喜树碱等,由此可见,天然产物是结构新颖和作用独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
式(I)。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菌株,名称为菌株N153,属于并盾壳孢属(Paraconiothyrium brasiliense),已于2011年10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No.5380。
所述菌株N153在生产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是发酵所述菌株N153,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发酵所述菌株N153得到的发酵物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提的步骤。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乙酸乙酯。
所述浸提的方法具体如下:将所述发酵物用乙酸乙酯室温浸提3-5天(具体可为4天)。所述浸提过程中,可以每24小时更换新的乙酸乙酯,最后合并提取液上清。
所述发酵具体可采用如下培养基:将80g大米在120mL水中浸泡过夜,得到培养基。所述发酵的条件具体可为25℃、40天(无菌培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浸提的产物依次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凝胶色谱分离和反相HPLC分离的步骤。
所述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具体参数如下:
柱子型号为:8×30cm;
填充物为:薄层层析硅胶H;
洗脱过程为:依次用1000mL洗脱液A(由9体积份石油醚和1体积份乙酸乙酯组成)、1000mL洗脱液B(由4体积份石油醚和1体积份乙酸乙酯组成)和1000mL洗脱液C(由7体积份石油醚和3体积份乙酸乙酯组成)进行洗脱,流速为50mL/min,收集洗脱液C的过柱后洗脱液。
所述凝胶色谱分离的参数具体如下:
柱子型号为:3×60cm;
填充物为:Sephadex LH-20;
流动相为1体积份二氯甲烷和1体积份甲醇的混合物,流速为0.5mL/min;
收集保留体积为80-100mL的过柱后洗脱液。
所述反相HPLC分离的参数具体如下:
柱子型号为:Kramosil C18柱(10μm;10×250mm);
洗脱过程为:用体积百分含量为72%的甲醇水溶液洗脱30min,流速为2mL/min。
收集保留时间为18.9-20.2min的过柱后洗脱液。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或治疗癌症的活性成分,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所述菌株N153,得到发酵物;
(2)将所述发酵物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提,得到所述活性成分。
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乙酸乙酯。
所述浸提的方法具体如下:将所述发酵物用乙酸乙酯室温浸提3-5天(具体可为4天)。所述浸提过程中,可以每24小时更换新的乙酸乙酯,最后合并提取液上清。
所述发酵具体可采用如下培养基:将80g大米在120mL水中浸泡过夜,得到培养基。所述发酵的条件具体可为25℃、40天(无菌培养)。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浸提的产物依次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凝胶色谱分离和反相HPLC分离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浸提的产物依次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凝胶色谱分离和反相HPLC分离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南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链式静止无功发生装置的功率模块
- 下一篇: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