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5035.X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原升;伊藤伸幸;村山隆运;仲井智德;菊地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00 | 分类号: | A63H3/00;A63H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的一部分会展开的玩具。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玩具中,已知一种一部分会展开且可将收容物收容在内部的玩具。
例如,作为玩具,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人形体中,在形成为中空的躯干部的一部分设置着开口,在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着收纳箱。收纳箱进行收纳后由锁定机构卡止,通过活动人形体的臂等的活动部可将卡止解除,且利用赋能机构可使收纳物向躯干部的外侧突出。
由此,用人形体进行玩耍的人可以取出收纳在收纳箱内的例如发刷(hairbrush)或梳子等来梳理人形体的头发,或者佩戴发饰进行玩耍。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183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玩具中,因为收纳箱从躯干部突出,所以虽对收纳用人形体进行玩耍时所需的小道具而言为便利,但收纳箱的突出仅意味着取出所收纳的小道具,作为追求具有意外性的变化的玩具,尚有缺乏变化的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于意外性的变化的玩具。
本发明的玩具构成为包含:玩具本体;第一及第二开口,设置在玩具本体;收容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而与玩具本体的外部连通;第一封闭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可采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的封闭状态与开放第一开口的开放状态;第二封闭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可采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封闭状态与开放第二开口的开放状态;第一赋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对所述第一封闭构件向开放状态赋能;第二赋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对所述第二封闭构件向开放状态赋能;第一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抵抗所述第一赋能机构的赋能而将所述第一封闭构件保持为封闭状态;第二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抵抗所述第二赋能机构的赋能而将所述第二封闭构件保持为封闭状态;操作部;及解除机构,根据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解除所述第一保持机构的保持及第二保持机构的保持;所述解除机构当所述操作部中进行第一操作时,将所述第一保持机构的保持与所述第二保持机构的保持在不同时期解除;当进行第二操作时,可将所述第一保持机构的保持及第二保持机构的保持大致同时解除。
另外,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可以成为物理上相离开的单个的开口,也可以将彼此的至少一部分连结而形成一个开口。这时,所述一个开口中,可通过第一封闭构件采取封闭状态、开放状态的部分相当于第一开口,可通过第二封闭构件采取封闭状态、开放状态的部分相当于第二开口。
另外,本发明的玩具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封闭构件包含第一被卡合部,且所述第一保持机构包含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保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封闭构件的第一被卡合部卡合而可将所述第一封闭构件保持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二封闭构件包含第二被卡合部,且所述第二保持机构包含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保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封闭构件的第二被卡合部卡合而可将所述第二封闭构件保持为封闭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玩具也可以构成为设置着:第一动作构件,使所述第一保持机构的第一卡合部向解除与所述第一封闭构件的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方向移动;及第二动作构件,使所述第二保持机构的第二卡合部向解除与所述第二封闭构件的第二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玩具本体从初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由此所述第一卡合部移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所述第二动作构件相对于所述玩具本体从初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由此所述第二卡合部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玩具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操作为使所述操作部向第一方向旋转的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使所述操作部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玩具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解除机构包含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旋转而旋转的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与所述第一动作构件及第二动作构件抵接,且设置着使所述第一动作构件从初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的第一凸轮部、及使第二动作构件从初始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的第二凸轮部,所述第一凸轮部与所述第二凸轮部在所述凸轮构件上的距离与下述距离不同,即,所述第一动作构件抵接于所述凸轮构件的第一抵接位置与所述第二动作构件抵接于所述凸轮构件的第二抵接位置的所述凸轮构件上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